第169章 庞统:东南西北,四方无盐?不见得...(第2页)
先前诸葛亮在周瑜手上连续吃瘪,但细细想来其实都是占了先知先觉的优势。
二乔流言刚放出来,周瑜就知道诸葛亮要激将江东。
赤壁之战还没打,周瑜就知道诸葛亮打算夺取荆州。
刚提出借道去交州,周瑜就知道诸葛亮意图入蜀。
诸葛亮刚谋划好战略方向,周瑜就挖好坑再等着。
诸葛亮还没脱裤子,周瑜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在这种情况下,周瑜肯定占尽先机,诸葛亮必然次次吃瘪。
任凭诸葛亮再如何智计过人,对上周瑜也显得很憨,好像主动往陷阱里跳但这只是表象!
哪怕周瑜本人,也从未轻视过诸葛亮。
甚至基于历史经验,周瑜只会更加重视!
上次借道之事,诸葛亮利用舆论施压,就已经搞得周瑜很难受了。
这次更是如此,精准掐住了周瑜的软肋,荆州的命脉。
纵使周瑜提前把刘巴、蒋干埋到刘璋身边,也未能阻止诸葛亮的计策。
“唉~”庞统叹息一声,自嘲道:“吃了几十年的盐,却没未关心过从何而来,属下惭愧”
周瑜、步骘、鲁肃这些人都是外来户,不知道荆州的情况也就罢了。
庞统明明在此生活多年,却从未关心过此事。
事发之后,庞统就一直很自责。
觉得没能及时发现问题、提醒周瑜,才导致陷入眼下的被动局面。
“士元莫要如此。”周瑜安慰道:“我不也没操心过么,这是咱们大家伙的疏忽,不能全怪在你自己身上。”
“此事我亦有责任。”步骘连忙道:“若能早日发现就好了。”
“要怪就怪曹贼。”鲁肃打圆场道:“把荆州的上层官员都带走了,中下层官员又不负责此事,这才导致咱们后知后觉。”
当初投降曹操,几乎是荆州高级官员的共识。
如蔡瑁、张允,如蒯良、蒯越,如桓范、傅巽
赤壁战败后,这些人由于亲曹,就被一股脑带回北方,没有一个高层留下。
导致周瑜方面接手时,由于没有交接政务,相当于一切都要从头捋一遍
“眼下食盐情况如何?”周瑜当即问道。
“回主公。”步骘回答道:“近日属下派人走访,民间百姓家中尚且富裕,衙门府库中也存有不少,暂时不会陷入缺盐的窘境。”
这也是一直没察觉的原因之一,东西不缺的时候谁也想不到
“而且百姓都有腌菜的习惯,纵使短时间断盐,也能支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