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两次阿穆尔战役(第2页)
索布恰克只得返回京城,等候莫斯科那边的指示。
莫斯科那边不是迟钝,此前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情报信息,都指向了别列夫斯基可能会叛变,他们之所以措手不及,是不敢相信别列夫斯基会采取武装夺权这种最为激烈的方式。
整个远东地区的克格勃系统、军队系统,都被别列夫斯基掌握了,莫斯科那边竟然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没有做出有效的应对。
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没有驻军,苏联的部队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和远东地区。
现在,远东军区这边的百万大军没了,想要平叛,就得从万里之外的欧洲调兵,欧洲那边的兵力肯定会空虚的。
莫斯科顾不上了,把欧洲这边的部队紧急调往远东,同时和别列夫斯基谈判。
别列夫斯基的要求只有一个——安德洛夫等改革派下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作废。
他并没有分裂国家的想法,只是想要夺权政权。
显然,安德洛夫是不可能答应这个条件的。
他给出的价码是,可以让拿出一些位置来安排别列夫斯基这一派人员。
都动枪动炮了,压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
别列夫斯基仅仅用了五天的时间,就完全掌控了哈巴罗夫州、阿穆尔州这两个远东地区最为核心的地区。
可见,他是做了长时间的充分准备的,不是临时起意。
反观莫斯科那边,从应对的情况来看,直到现在都没能稳住阵脚。
9月27日,美国的侦察机发现,库页岛上的三个集团军开始了航渡训练。
库页岛和北海道只隔了一个宗谷海峡,最窄处仅仅47公里!
美日联盟高度紧张起来!
当天,苏联政府军和叛军之间的较量开始了。
莫斯科集中了12个集团军,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一字展开,首先动用空军和炮兵,对叛军实施了长达3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战场在阿穆尔州西部。
问题是,远东军区大量部队是从阿富汗战场上下来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别列夫斯基仅仅用了3个集团军,就挡住了政府军的三板斧。
另外,远东空军因为此处美苏对抗前沿,装备了几百架苏-27战机,除了没能控制的那几十架苏-27损失掉外,别列夫斯基手里有足足400多架苏-27,比数量和欧洲那边是持平的。
于是,惨烈的空战开始了。
大家用的是同样的战机,用的是同样的敌我识别器,结果就是,视距外空战压根没办法打,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代机近距离空战便出现了。
安德洛夫很清楚,必须要全力以赴,投入最大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远东叛军,否则,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