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幅提高烈士抚恤标准(第3页)
按照这个标准,每月拿9块钱的牺牲战士,一次抚恤金只有180元!
而且这些年轻战士大多是未婚的,没有配偶、没有子女。
能给到父母的,只有每个月60元的生活抚恤。
一条命,就值这么点钱。
没办法,国家太穷了。
李干走过去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早在开战前就写就的抚恤方案,这份方案,是当时在大中投资的办公室里写出来的。
“我知道我没有那个资格,但我强烈认为,应当大幅提高牺牲人员的抚恤标准。”
李干语气坚决地把方案递给了陆近山。
陆近山翻开方案仔细看完。
随即,他指着方案沉声说,“你知道不知道,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抚恤,需要多少钱?”
“这些且不说,光是安排烈士遗属工作、子女保送入学,这里面每一件事都极难实现。”
李干提出的抚恤标准里,烈士一次性抚恤金是上一年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最少也有近万元。
且每年按照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供养烈士直系亲属、烈士配偶、烈士子女。
烈士子女年满18周岁后,保送读大学。
烈士子女已参加工作的,安置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这时,李干打断陆近山的话,道,“再难也要做,他们为了国家安宁献出了生命,再怎么抚恤都不为过。”
“陆局长,我为国家创汇几个亿美元,我从来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任何要求,现在,我想正式提出,在军队系统建立完善军人抚恤制度,资金可以通过军工企业创汇所得来解决。”
陆近山大感震撼,为李干的大无私、大无畏精神。
向国家伸手,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烈士,用自己的功劳去换待遇,不是为自己,是为烈士。
陆近山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和李干接触时间长了之后,都会对其心服口服,甚至仰望他。
这个年轻的试飞员、特级战斗英雄,他心中怀着的是许多人不曾触及的大爱、大格局。
陆近山沉声说,“我会如实直接向总长汇报,军方肯定不会有问题,阻碍在地方,军人抚恤安置,绕不过地方。”
“他们可能会以此给你分配更多的创汇任务。”
李干一笑,“别的我不会,出口军火创汇这事,我擅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