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声名鹊起(第2页)
赵云连忙制止:“翼德兄,主公多次交代,守好红叉河西岸,不让一个匪徒渡河过来即可。况且我们只有八百骑兵,你若分兵去对岸,红叉河便会处处漏洞,防不住恶匪的渗透流窜,更坏了主公的大事,鸦行丘的百姓,也无法安心种地了,我们是在保护自己的后方。”
张飞的脑袋耷拉了下去,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只得嘟囔的发牢骚:“若你我各领一千精骑,何至于此?大好的脑袋啊,却是砍之不到。”
“翼德兄,很快会有你我大展风采之机会的。”
赵云安慰他道。
……
接下来的几天。
渡过红叉河,逃难的西岸的难民越来越多。
从每日几百上千人,增加到几千上万人。
就连一些男爵、子爵等贵族,都抛弃领地,逃跑到红叉河西岸。
因为这边尚未被战火波及。
更因为出现了一支强大的‘救民骑兵队’,日夜在岸边巡防,杀死了不少过河的恶匪佣兵,救助了无数平民百姓,构成了一道无法突破的防线。
就连河对岸的不少地区,都开始流传‘救民骑兵队’的事迹,说他们黑发黑眸,有着奇特的长相,天使般的善心,只要渡过红叉河,找到他们,就能存活下来。
而跟‘救民骑兵队’几乎同时声名鹊起的,还有一个叫‘无旗兄弟会’的组织,该组织的人数在100人左右,活跃在红叉河东岸与神眼湖周边,首领是一个名叫贝里·唐德利恩的独眼男子,他多次被兰尼斯特军队杀死,但又多次在火中复活,很有传奇色彩。
只是‘无旗兄弟会’的人数太少,战斗力较弱,虽然顽强反抗,但对普通的平民们而言,还是‘救民骑兵队’更加靠谱,更适合去求助。
于是。
赵云、张飞他们惊讶的发现,渡河过来的难民百姓,每天都有上万人规模。
此外。
还有不少的难民青壮,请求加入‘救民骑兵队’,他们想要参加战斗,为死去的亲友报仇。
只要能杀死那些禽兽,他们将毫无畏惧,甘愿在战斗中死去。
而这些请求参军,眼里燃烧着熊熊仇恨之火的青壮,少说也有几百上千。
赵云、张飞便从中挑选了一些体格健壮、气力足、有一定基础(比如会射箭、骑马、做过佣兵或骑士的),编入到了骑兵巡逻队里。
合计吸纳了八百合格兵源。
骑兵巡逻队的人数,增加到了1600规模。
若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缴获到大量的马匹,组建出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