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3页)
刘备成了世家大族的公敌,成了第二个的董卓,遭到了诸侯们的联合征讨,地盘丢失大半,无力再打下去。
只得宣布辞去州牧之位,献城于朝廷——实际是曹操,但求保全家人性命,若不行,那就拼个鱼死网破!
曹操接受了他的投献——曹老板实力较弱,若遭到刘备的锁定针对,说不定会同归于尽,便宜其他势力。
战后。
在许都待了几个月,得到了献帝的信任,‘大汉皇叔’的身份得到了官方认可,朝堂中也有一些官员示好。
这引起了曹老板的忌惮,一番‘煮酒论英雄’后,虽让曹操暂时放下了戒备,刘备还是主动提出:愿出兵讨伐宛城张绣,为丞相报杀子之仇。
曹老板同意了。
今年六月,刘备领兵八千,攻伐张绣,付出一定伤亡后,迫使张绣出降。
然而曹操却没有让刘备班师回许都,而是命他移驻小城新野,防备荆州刘表,充当守门之犬。
即兜兜转转一圈,回到了历史原来的位置。
只是时间提前了两年——历史上,刘备于建安六年投奔刘表,也被安排驻守新野。
此刻。
虽说自己手中,还剩五千精兵,三万百姓,比历史上的自己基本盘要好。
但刘备的心态已经崩了。
他从未预料过,自己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一手的好牌,打的只剩对三,从一方大佬巨擘,变为了一盘小趴菜。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深刻反思了很长时间,刘备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了这四个字上面——世家大族。
“我把世家,当作潜在之盟友,采取了拉拢信任之策略,希望他们坐上我的战车,成为某的助力。”
“先进的农业技术,我无偿分享给了他们;晒出的海盐,造出的纸张,炼出的钢铁,各类优质商品,他们能享受优惠的价格。”
“我的幕僚文士、任用之臣里,世家子弟占一半,寒门子弟一半。”
“我自问未有亏待世家大族之处,他们为何还要背刺我?”
“是不是我给广大贫苦百姓分地,致使他们不能大肆兼并土地?”
“还是因为我大力普及基础教育,让人印刷了大量廉价书籍,打破了他们对知识的垄断?”
“亦或是因为我过于仁善宽厚,让他们觉得背叛我不会付出代价?”
总之刘备对百姓越好,世家大族们就越是感到不自在,越是咬牙切齿!
遭到他们背刺,没什么说不通的地方,只是一时难以接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