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阿刺知院的交代(第3页)
那可是他阿刺知院部落的私产,也是他能否翻盘的底气。
“来人,将阿刺知院带下去,好好的审问一番,朕要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
“是,陛下!”大汉将军应答后,不顾阿刺知院的挣扎,拖着阿刺知院就出了营帐。
送走阿刺知院。
没等朱祁镇喝上茶水。
营帐外有人大声通报,“陛下,永顺伯薛绶求见!”
“宣!“
朱祁镇特意的看了一眼天色,来的很快,一个时辰就带着部队从长沙沟赶到了麻峪口。
“参见陛下,陛下躬安?”
“朕安!来人赐座!”
“多谢陛下!”
一套流程走完,朱祁镇这才开口问道,“速度很快,兵马安排好没?”
“回陛下,已经安排好,在城外驻扎了。”
“长沙沟可有斩获?”
“回陛下,有少数骑兵逃至长沙沟,被臣等俘获,已经严加看关起来。”
“英国公,你说说,这长沙沟应当如何处置?”
“回陛下,这里地理位置偏僻,地处鹞儿岭和麻峪口之间,不易被发现,臣建议在此地设立一军堡,负责传递边关信息。”
朱祁镇微微摇头,他倒是没想过设立什么军堡,毕竟明朝的军堡已经够多了,再增加,也只是徒耗兵力。
况且麻峪口距离长沙沟不到二十里地,距离太近,根本用不着。
“设堡的事情,后续再讨论,朕想问这么多的粮草器械,应当如何处理?”
“回陛下,臣建议,将所有的粮草除开留给北方几大军堡当着口粮外,其余粮草应当全部运抵怀来卫,当着后续宣府大军粮草储备。
其余器械、铁器、盐等全部运回京师。”
朱祁镇点点头,这也算是一种处理方式。
要不然总不能让一万大军每天待在那看着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