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樊忠的口供(第3页)
“是的陛下,这是樊忠的口供?”马顺匍匐在车板上,恭敬的道。
他在拿到这份口供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没有谁能做这样长久的布局,只为了根除王振,而不是更大的目的。
可他亲自动刑审问后,不得不相信。
朱祁镇没有理会匍匐在地上的马顺,仔细的翻阅樊忠的口供。
看完后,才长出一口气。
不得不说,真的小看了这群人的魄力与影响力。
樊忠之所以这么顺利的被攻破拿下口供。
原因既然是他真的是忠诚于他这个皇帝的,至少樊忠自己看来,他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忠诚皇帝、忠于大明,绝对没有背叛的心思。
之所以想要斩杀王振,理由很简单,对方的势力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名留青史,外加子孙后辈五代衣食无忧。
历史中,樊忠就是在斩杀王振后,奋勇杀敌,力竭战死,并名留青史。
翻完口供,朱祁镇发现很多问题都没有记录,淡淡的道,“难道他们不怕不能策反樊忠吗,或者樊忠将他们的阴谋告知朕?”
“陛下,这个问题,臣问过樊忠,樊忠说因王振揽权,无数大臣恨不得亲手杀之,这是大家公认的,法不责众,况且就算告诉陛下,最多也不过损失联系他的人。”
朱祁镇放下口供,揉了揉额头,这就是自以为是的忠诚,历史中樊忠就是在最危急的关头将最忠诚于皇帝的王振给斩杀。
导致皇帝一行军心大乱,同时失去了和所有军队联系的可能,从而导致皇帝兵败被俘。
“那你问问他,他打算何时动手,他作为大汉将军,他原本有无数次机会动手,为什么一直没有行动。”
“陛下,臣问过,他打算在众目睽睽下动手斩杀王振,这样才能名留青史。”
朱祁镇微微点头,不得不说,他低估了名留青史这几个字对所有人的影响。
“和他联系的是谁?”
“陛下,据他所说,应该是王直!”
朱祁镇皱了皱眉头,这王直可算是朝中大臣,如果不是三杨中杨士奇反对,他都已经可以按顺序入内阁了。
不太可能背叛。
结合历史的记忆,朱祁镇冷冷的道,“去查,给我重新审问樊忠,朕要知道真正的幕后之人到底是谁?”
“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