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第2页)
这导致了在极限射程附近命中率会骤减。
杨辰利用系统开启后赠送的一次兑换权限在系统中兑换了150磁轨炮i的图纸知识。
并需要进行简化把150磁轨炮i转化为单兵武器。
杨辰需要接受系统灌输的知识。
学会它理解它并用自己想法把150磁轨炮i制造出来。
杨辰在图纸前快速梳理着磁轨炮的核心构造。
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基础的轨道系统上:
当高强度电流通过导轨时,两导轨间形成强磁场。
电磁力推动电枢及弹丸沿导轨加速,赋予弹丸极高初速度。
然而制造轨道远比理论复杂——轨道部分需要使用特殊的导电材料。
如高强度的铜合金或者超导材料来制作轨道,且这些轨道必须经过精密的加工,保证表面极其光滑。
杨辰用铅笔在草图上标注道:轨道表面需精密抛光至镜面级别,稍有不平便会因电弧烧蚀损毁。
当他的目光移到电枢设计时,眉头突然皱紧。
电枢作为关键部件,需要在导轨间滑动传递电流和承受电磁力。
这就像在雷电中跳舞的金属精灵,材料必须同时具备导电性、强度和耐热性。
他想起实验室里报废的铜钨合金件,或许能应急改造使用。
弹丸的导电性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效能,其形状和质量更是精度与威力的天平。
杨辰快速翻动着材料手册,突然停顿在钛铝合金的章节。
这种航天用轻质合金既能减重又能保证刚性。
最棘手的电源系统让他停下笔:
理论上需要能瞬间释放兆焦级能量的装置,但现实中他连电动汽车电池组都弄不到。
“只能玩点花招了”他划掉复杂的储能方案,改为外接电源供电的简易磁轨枪设计。
最后的控制系统本应精密如瑞士钟表:需要实时调控电流参数并监控设备状态,但在倒计时压力下,杨辰直接画了个扳机符号,旁边潦草注释:“手动触发,故障自担。”
深夜,杨辰顶着疲惫,开始多线操作。
-----------------
次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