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家里出了新工人(第2页)
“我去找花铃!”
老妈跑去找花铃了。
“花铃不在家吗?”
“家?这里是她家吗?刚回来呆了一会就跑去二狗家了,哦,她家,是她家,这还没过门呢,成何体统!”
老父亲一脸怨气,家里的小棉袄没一个省心的,一个就知道吃,一个倒贴一样。
“这有啥,早点办婚礼就行了,等忙完了我给她们安排一下,到时咱们全大队都热闹热闹!”张花城倒是没感觉有什么不妥。
“花城,我,我要当工人了?”
孙燕妮还是以为自己听错了。
“对,而且很轻松的。”张花城笑着点头,小石岛商店依旧是属于岛上部队的,不能说是他的,在里面当服务员,可不就是工人吗?
“工人啊,啧啧!”老父亲眼中闪过一丝羡慕,
实际上他还是对工人认知不深,这个年头的工人象征着“政治优越、经济保障、社会尊荣”三位一体的特殊群体,其待遇与地位由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战略共同塑造。他们号称是国家主人翁,享政治话语权与职业尊严;也是福利特权者,不管是薪资、住房、医疗远超社会平均水平,更是城乡的分界线:与农民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体制内外的资源分配差异。
这一阶段为后续工人地位变迁,比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革中的“下岗潮”埋下伏笔,但其黄金时期的待遇至今仍被部分群体怀念,这里的黄金时期,就是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
“我要当工人了!”
“我,我要当工人了……”
孙燕妮眼泪都出来了。
张虎臣成为工人,全大队都羡慕的眼红,一个个疯狂的打听,孙燕妮所在的白杨树大队更是为了工人名额一个个疯狂的很,就是因为工人名额。
孙燕妮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工人,成为工人,也就意味着她就会被人尊重,即使是在张家堂没人会说她,但这里人只知道她是一个老张家姑娘生的孩子,被接到了这里,虽然有老张家血脉,但也可以说是外人的。
“孩子怎么办?”老父亲提醒。
孙燕妮听了以后也是心里咯噔一下。
“带去商店看着一样的。”张花城示意。
“这怕是不行的,这小石岛商店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带一群孩子在里面不是很像话,要不……要不把你姑姑接来,让你姑姑照顾算了,反正你姑姑没心没肺的,一个人在哪里活都是活。”老父亲眼神躲闪地冒出一句。
原来是想把自己妹妹接回来……
既然这样说了张花城自然不会拒绝的,点头道:“如果这样到时也可以的,只是姑姑谁去接啊,姑姑家里情况我清楚的,最多就只能接姑姑一人。”
姑姑一家可不和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