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重民社的烦恼,钱从哪里来?(第2页)

他也感到很奇怪,最开始的护卫队,他们就是站岗,驱赶一下野兽,处理工匠之间的纠纷,待遇也是和普通工匠一样。

先生这是要把他们收编为家丁?孙可望暗道,不过他觉得这是好事,能成为徐晨的家丁比做工强。

(请)

n

,重民社的烦恼,钱从哪里来?

“滴滴滴!午休结束,出操。”

呼呼大睡的护卫队成员一个个被吵醒,但他们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孙可望一个个踹起那些还没有起身的队员道:“出操了,在广场上去排队。”

孙可望做了两个多月的护卫队成员,对这些哨声还是非常清楚的。

护卫队成员一个个跑出来。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而后护卫队成员惊讶的发现,他们出操练的居然还是站军姿,不会又要站半天吧,这些人已经有点站怕了。

而他们的队长则站成两排,聆听徐晨的教导。

“队列条例训练的,受到整个米脂县的热烈欢迎。

当日重民报就卖了上千本,大有米脂纸贵的态势,一时间刘南卿成为了整个米脂的风云人物,米脂名士。

但这位新鲜出炉的名士高兴了不到五天,就遇到了一个千古难题,重民社的钱从哪里来?

重民社成立之日,包下了整个醉月楼,上千读书人吃喝玩乐花了上千两,后面印了三期报刊,大同报印四张,重民报就印了八张,就这还有很多社员的文章没有刊登上去。

刘南卿豪气大发,直接每天办一期,同时为了和大同报争高低,他印刷的报纸只是用最好的,油墨也是用最好的,结果一期报纸,光印刷的成本就超过了上百两,重民报印了五期,花了700多两。

至于报纸的收入,一份报五文钱,上千份报收入不过五两银子,严重入不敷出。加上日常社员吃喝的费用,重民社成立了不到半个月,花了2000多两银子。

为了推一个名士,每个月花四千两,刘家即便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刘老太公直接断了儿子的花销,新成立的重民社遇到第一个劫难,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