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跑得越快,孤独追得越紧(第3页)
女嘉宾勉强就定下徐末了。安澜知道徐末害怕汽车——其实汽车们更害怕徐末。可是电视台里也闹“人荒”啊,人手实在不够用,有一个算一个吧。
现在就差一个男嘉宾了,死活都找不到合适的。安澜指着郝志远埋怨:“你这个笨蛋,就迷信你爸妈教你的‘低调做人’,坚决不上电视。我都火烧眉毛了你都不帮我!”
郝志远不还嘴,笑嘻嘻认骂。
安澜问:“徐老末,你认不认识懂车的帅哥,要养眼,要阳光,要会侃,要会玩的那种,做你节目里的搭档?”
“向我要帅哥?孙悟空跟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都比这容易吧?”
“你那个‘富二代房东’怎么样?”
徐末大笑,话题一转,把选题的事跟安澜说了一通。
安澜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我算看透了,你们这些码字的跟我们做电视的一个德行,越恶俗越快乐。灯红酒绿,痴男怨女,声色犬马,办公室政治,再来点儿黑道风云或者豪门恩怨就更靠谱了。”
“我对天发誓,我真的是看在稿费的份儿上。你都不知道现在靠稿费养活自己有多难,我要是再没新书出版,就得跟苏铭铭开网店去了。”
“就你那财商还开店?别把苏铭铭赔死!”安澜嘴下不留情。
这一点徐末不抬杠,她财商有限,对做生意这种事实在不感冒。她觉得这种“先天不足”全怪父亲给她取的这个名字。父亲信奉老子哲学,《道德经》上说:“不争,乃争也。”女儿名字叫“末”,做事放慢速度,反而能够后来居上,大器晚成。
徐末觉得父亲过于理想主义。活到今天,自己尚没有“成大器”的迹象,年纪已经一大把了。在这个信奉“要出名趁早”的年代,站在“末”位的人,活该等着淘汰吧。
徐末正和安澜聊着,老妈的一个电话把她从“畅销书作家”的美妙幻想拉回了“北漂女青年”的残酷现实。徐妈说:“徐末,你爸眼睛受伤了,情况很严重。”
原来,徐爸打羽毛球时眼睛被羽毛球扎了一下。起初没当回事,可是后来一直红肿发炎,不见好转。徐末一通连环夺命call催着他到北京来看眼睛,徐爸经不住女儿的一再劝说,终于来到北京。让徐末欣慰的是,老妈陪着爸爸一起到了北京。像这样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机会,还真是不多。徐末暗想,若是他们能够破镜重圆有多好。
然而,徐末的好心情很快就被严峻的问题毁灭了:挂号难!
徐末一大早带着爸妈赶到眼科医院,可是挂号处的人说,专家号没了。徐末焦急地问,什么时候能有呢。对方说,明天。徐末又问,明天什么时候能有呢。对方说,早点儿。
徐末早就知道大医院看病挂号难,却不料难到这种程度。早上八点还不到,已经没机会了。徐末问了钱颖、安澜和苏铭铭,问她们有没有熟人可以帮帮忙,又问了另外几个人脉比较广的朋友,可惜他们都不认识眼科医院的人。那一刻,徐末真恨自己没用。
没想到,正心急如焚的时候,康剑居然打来电话。更出人意料的是,他是打到徐妈的手机上(其实并不奇怪,徐末的一举一动都在康剑的掌控之中)。徐妈别提多开心了,抱着电话就把徐爸看眼睛挂不上号的事情说了。徐末急得够呛,使劲儿冲老妈摆手。徐妈却问,徐末你这里地址是什么,康剑要过来。徐末把头扭到一边。徐妈追过去,把电话硬塞给徐末。徐末实在没办法,只好接过电话。
康剑说;“末末,叔叔到哪家医院,挂哪位专家的号,你告诉我,我给你想办法。现在大医院挂号都很难,我知道。”
徐末扭头看了一眼爸爸,犹豫了一下,说:“我明天再去一趟。如果实在不行,我再打电话给你吧。”
“末末,你老躲着我,我真找私家侦探跟踪你啦?!”
“康剑,我爸病了,你别添乱了行吗?”
“那好吧,我等你电话。有麻烦你要尽快找我。”
“好。”
徐末挂了电话,徐妈就开始唠叨:“徐末呀,你现在知道在大城市生活是多么不容易了,连看病挂号都难成这样,你找一个好老公是多么重要啊。你跟康剑到底怎么样了?”
“妈,我都说了,别再提他了。”
“你这孩子呀,就是倔,随你爸。看着闷头闷脑的,一肚子倔脾气。康剑多好,母亲节的时候还记得给我打电话呢。你都没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