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想你时你在眼前(第3页)
“不用!”徐末没多说一个字。
签约那天,徐末在闲聊中了解到更多关于房东家的情况。房东太太低调地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喜欢住城里更愿意住在郊外的“小院子”,尽量把“小奢别墅”说得如浮云一般。但是提到自己的儿子吴大伟时,她却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和荣耀,脸上洋溢着一个母亲最满足的幸福感。她说,吴大伟自己创业经商,开了一家茶庄。
徐末想,说白了就是富家子弟呗,吃喝不愁,不去上班,创业经商为虚,拿着老子的钱出去烧为实。这样的人跟康剑有什么区别?敬而远之的好。现在,徐末看到吴大伟胳膊上挎着小萝莉招摇过市,心里更是对这个高衙内似的人物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徐末厌恶吴大伟,却挡不住姐妹淘们对这个“风流人物”的垂涎三尺。钱颖直接就伸手撕徐末的嘴:“徐老末,你嘴可够严的,这帅哥是谁呀?”
“房东。”
“哈哈,难怪你这货大老远跑这儿来租房子!”苏铭铭扭回头去看吴大伟,这一看不得了,她尖叫起来:“徐末徐末,大帅哥在看你呢。帅哥房东一直在看你哎!”
小区里乘凉的老头老太们齐刷刷看向红色宝马。徐末恨不得跳车把自己摔死在马路牙子上:“拜脱你们别大呼小叫啦,就这么小块地方,被人听见了多不好。我以后还得住这儿呢。”
安澜手握方向盘还不老实,狂喊:“帅哥房东,有空过来玩啊!”
“好!”这是吴大伟的声音。
真是交友不慎!徐末觉得自己的人生再也没有希望了。
徐末在那里尴尬着,吴大伟的心情却很好。他回头看了徐末“车队”老半天,然后才带着妹妹吴晓薇溜达到自己的“吴明轩茶艺坊”,朋友老刘正怀揣一条“财路”等着他。
吴大伟做普洱茶生意已经有很多年。按理说,他这种好动爱玩的性格,对喝茶品茶这种事是做不来的。但是少年时家庭出现的变故让他的兴趣有了一个微妙的转变。被父亲抛弃之后,吴大伟跟着母亲生活,苦日子没少过。倔强好强的吴妈妈很少在孩子面前怨天尤人、悲观绝望。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安安静静坐在一旁练习茶道,或者到一家熟悉的茶楼找朋友喝茶。吴妈妈最喜欢普洱,少年的吴大伟也就在母亲的熏陶下对普洱茶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并且逐渐对普洱的功能、品性、鉴别有了一定的认识。他立志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茶艺馆,一边做生意,一边学做人。
大学毕业之后,女友曼妮一心要出国留学,吴大伟拗不过她,又不想放弃这段感情,所以跟着去了美国。他一边读书一边找朋友筹措资金,在唐人街开了一家小小的茶庄“吴茗轩茶艺坊”,生意异常好。几年下来,他有了自己固定的合作客户,有成型的进货渠道,也有行家里手帮他把关,生意做得有模有样。某些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从经商的父亲那里遗传了很多优秀的基因。
然而,生意做到第五年,茶庄出现了问题再也做不下去,他自己又出了车祸受了重伤,迫不得已狼狈回国。
那时,父亲已经和母亲复婚,回归家庭,吴大伟却不想到他的企业里做事,更不想接受他的帮助。他身体稍稍恢复、勉强能下地走路之后,就约了好友蒋振鹏一起整合资源梳理关系,把普洱茶生意重新做了起来。
不过,茶艺坊的名字由“吴茗轩”改成了“吴明轩”,他对人笑称“换换风水”,真实的原因他心里清楚——他有过一段“黑暗”的日子,他坚信自己能够迎来“光明”。
老刘跟吴大伟合作了七年,是吴大伟最信任的供货商。他是典型的云南人,个子矮小但很结实,皮肤黝黑,浑身上下透着生意人的精明和爽利。他不到50岁,习惯一边说话一边拈动一串暗红色的佛珠。这次来找吴大伟,主要是给他介绍一批好茶叶。
老刘用一口浓重的云南普通话说:“大伟,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可骗过你?”
“当然没有!”
“是了噻,我做生意这么多年,知道信誉的重要性,我不会随随便便介绍不相干的人给你。卢三那里的货确实不错,他急着用钱,所以有这么低的折扣。”
“但是老刘,预付款太多了,我们这儿还没有这个先例。”
“你还是信不过我噻?”
“绝对不是。我之前赔得有多惨你是知道的。我这边开张时间不长,账面资金确实不宽裕,拿不出那么多预付款。”
“还是没跟你爹和好噻?”老刘认识吴大伟的父亲。
吴大伟笑笑,岔开这个话题:“要不,我再考虑考虑,你跟卢三也商量商量,最好让他亲自过来,或者,我去云南跟他谈也行。毕竟以后要长期合作的,大家交个朋友。”
“那好,我们再联络,你们都考虑考虑。”老刘起身离开。
送走了老刘,吴大伟转身回店里的小包间。刚才一直没出声的蒋振鹏问他:“这笔买卖做不做?我看你动心了。”
“是动心,折扣低,货又好,就是预付20万货款这事,有点儿别扭。”吴大伟从抽屉里翻出账本,看了看,问蒋振鹏:“要是预付10万,我们是不是可以接受?”
“要我说,一毛钱都不给。”蒋振鹏晃着手里的车钥匙说。“面都没见,就给人这么一大笔钱,我们太好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