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回師兄(第2页)
阿武乱两年没回天游山,现在知道二师兄就在湖城,十分高兴。连忙从怀里把那紫袍公子给的钱囊取出来,交给甄雨茉。他说:“妳和肥牛先进村里,找家饭馆歇着,好好吃点东西。先从狐儿这借点银子,花了记帐上,等咱们赚了再还牠。我给师兄助战去!”
“你才刚刚痊愈…”
“哈,妳都说痊愈了,意思就是说没问题了。”阿武乱拔出弓来。“既然没问题,二师兄就在前面跟人拼博,做师弟的岂有不去助战之理?”
“那…自己当心,”甄雨茉本要继续阻止,后来想起他救狐时的精彩表现,身体应该真的痊愈了,便说:“不准受伤,任何一点点都不行。”
阿武乱看着她玛瑙色的眸子,微微一笑,转身策马便走。
“师父,您何时回来呀?”石双牛跟在后面叫着:“要不要我也一起去?”
“不,我一个人去够了。”阿武乱已经骑出村子了,头也不回地大声应着。跨下的靺古花马似乎也闻到战斗气息,变得十分兴奋,飞也似地跑着。“只要我们师兄弟联手,靺子兵就全是肉脚!喔,还有,带你恩婆在村子吃东西就好,别住店啊,我们今晚住进湖城,投师兄去耶!”
“肉脚是什么意思?”看着阿武乱愈远愈小的背影,甄雨茉皱着眉头嘀咕着。“有时候还说卤肉脚。他一直提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每次说我骑马的时候像肉脚,是在骂人吗?”
“不是骂人,肯定不是。”那是闽话,石双牛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能摸着脖子上的肥肉纹,胡乱陪笑。“他哪舍得骂妳?”
阿武乱沿着水田间的黄土官道,向着湖城疾驰而去。
想到又有仗可以打,又有敌人可以杀,这男人便浑身兴奋,愈骑愈快。须臾间便望见烟尘中矗立的城楼,以及城下双方交战的人马。
两边人数都不多,充其量只是一场小型的战斗而已,尤其是对经历过常城之战的阿武乱来说。
兀兵很少,仅仅六、七十骑左右。
常城打过一仗的阿武乱,从这些人的发式与装束一眼就看出来——大部份的士兵,其实都不是真的靺古人,而是兀军里的努真部队,每个人都骑马。而湖城方面,则是出动了近百名荣军,全是步兵,一半是披着甲冑的正规军,一半是奇模怪样、拿着各种“个性武器”的武林好汉,正常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自然都有,还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什么铁算盘、铁扇子、铁爪、铁笛、铁琵琶、铁镰刀、铁铲子、铁灯笼、铁椅、铁伞、铁杆面棍、铁锅等等全上阵了。一堆人在距城门半里外的土路上打成一团,毫无阵法,像在打群架似的。城门口站着五六名拿着突火枪的士兵,不时朝着落单的努真骑兵射出火花。
地上躺了些尸体,看来已经打了好一阵子。
城墙上挤满了围观的民众,还带上了锣鼓队,为大家的助战呐喊伴奏着。城楼则坐着几个文武官员,正中央一个穿着大红官袍,头戴黑色的硬翅官帽、脸色红润的老人,想必便是湖城的知府、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小墨子”曹泰了。
“哗!这么多人观战!”见到看热闹的人多,阿武乱全身血液再度沸腾,常城阵亡的阴影似乎消失无踪了。他在疾驰的马背上抽了三枝箭,一起搭在弓弦上。
“二师兄!丹哥!我来也!”他大声喊道。
他的声音如此洪亮快乐,以致于战斗中的双方,不论是兀军骑兵或荣军步兵,都忍不住望了他一下。
荣人明明听到这白发男子用汉语喊着,却见他骑在矮壮的靺古马上。兀兵则是相反,认为骑着靺古马,还能在马背上拉弓的必是友军,却又怀疑自己刚刚从这人口中听到汉语。
阿武乱的二师兄、人称劈山虎的杨丹,的确也在混战的人群中。
杨丹的身材高大,体格结实,鳖一般又粗又长的脖子是他的特征;圆脸上长一个挺拔的鹰勾鼻,紫色的面皮上留着三络短须,英锐的眼神与阿武乱相当神似。他没骑马,也没披甲戴冑。头上只裹着一条黑布文武巾,身穿一袭黑色圆领武生袍,外加一件绣虎团花背子,脚穿黑布短靴,手握一口刃面反射着红光的宝剑。
杨丹当然听到这个疾驰而来的白发男人喊自己师兄,但他也愣住了。因为在记忆中,天游派近六十名弟子里面,没一个是长白头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