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黄埔密谈(第2页)

“现在是国共两党的合作时期,双方的公开活动也是知根知底的,应该没有什么保密可言,但是,他说来军校的目的是为了私下里找我了解共产党组织,可见不会将共产党组织的一些事告诉给国民党方面,那么,他是否有秘密加入我党组织的动机呢?现在看来,还猜不透,不管他是怎样想,反正我的身份是公开的,只要按党的原则行事,该讲的讲,不该讲的就巧妙应对即可。”

想到这里,伍教员回答道:

“李将军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很乐意向将军简要介绍我党的一些主张和奋斗目标。”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你我两党合作之前,双方领导人都已交换过意见,这已经是公开的主张。我们中国共产党始创建于……”

在一问一答,一边讲一边交换观点的和谐气氛中,李驭龙了解到了共产党的近期奋斗目标和远大奋斗目标,既了解到了共产党人的整体素质,也了解到了严密的组织纪律等情况。

一番谈话,时间虽不长,但两人却谈得很投机,特别是对国家未来之设想,都能形成一致的看法,真可谓是不谋而合。

李驭龙觉得伍教员很坦诚、有谋略、看得远、有见地,其所在的共产党组织从事的革命事业深得民众的支持,特别是工农联盟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远大奋斗目标甚至高于孙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再加上该组织的骨干成员都是一些时代精英,可谓是人才济济,迟早会发展壮大,并赢得民心。

初次深谈,李驭龙已对伍教员产生了好感,同时也对共产党组织产生了浓厚兴趣。

与伍教员谈完话后,李驭龙又找教授部的叶教员谈话,在交谈中又提到了共产党组织的其他一些问题,并从叶教员的口中了解到了其他方面的情况,这更进一步加深了李驭龙对共产党组织的认识。

至此之后,李驭龙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考察共产党人的活动之上,并对该组织寄予了很大期望。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伍教员的为人赢得了李驭龙的信任。故此,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李驭龙郑重地向伍教员敞开了心扉,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领导之下的梅花会组织的历史使命,并邀请他作为本会的特邀代表,积极地参与到保护民族资产的行列中来。

伍教员深为李驭龙将军的极大信任所感动,他根本没想到中国有梅花会这一绝密组织的存在,更没想李驭龙将军的真实身份是该组织的总舵主,且深得孙义将军和孙先生的秘密支持。伍教员当即表示,一定会严守梅花会的秘密,并尽最大可能支持这一绝密组织的地下活动。

两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什么国民党、共产党、梅花会,此刻三大组织都汇集于一处,并将共同为复兴伟大中华而努力奋斗……

1924年10月,冯玉祥将军发动著名的“北京政变”,囚禁曹锟,通电主和,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改所部为中华民国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同时电邀孙先生赴京共商国事。

此时,孙先生虽重病缠身,但为了国家的前途,他毅然决定应邀北上。此举,在国民党高层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都为他的身体担心,同时也为南北和谈的诚意揪心。

临行前,孙义将军和李立君将军作为陪同人员,将留守广州的重任交给了廖党代表和李驭龙。

11月,孙先生一行北上后,经过诸多大城市,一路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以期唤醒民众,并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决意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作斗争。

此时,负责留守广州的李驭龙除了及时关注孙先生的行程情况及一路上的宣传讲话内容外,其他时间则用来考察共产党人的活动,并通过各种方式秘密接触共产党人。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伍教员之间建立起来的私人情谊也得到进一步加深。

1925年1月下旬,李驭龙接到李立君的电文,得知孙义将军到达北京后突然引发心肌梗塞,现已住院治疗,并急召李驭龙赶往北京会面。

李驭龙心急如焚,马上给李立君回电,告知了自己的动身时间。

启程前,李驭龙召集有关人员开会,一方面是将手头上的一些要紧事作了交接,另一方面是对近期的政务工作和军事戒备工作作了部署。诸事安排妥当后,李驭龙才放心地离开广州,并计划走海路,取道上海,由贴身护卫强子与光子一路形影不离地跟随陪护。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