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皆大欢喜(第2页)
陈副部长听后,又开心地“哈哈哈”大笑而去。
财宝安全运抵广州,黄埔军校的经费筹措问题得以圆满收场。此间,梅花会朱雀舵众会员虽历经坎坷,但最终都圆满地完成了护运任务,参与行动的梅花会会员都感到了由衷的高兴。李驭龙作为梅花会总舵主的,在践行“振兴中华之使命”中也检验了会中人的忠诚度及一干头目的各种综合能力,由此,对今后重大任务的部署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想当初,广州大元帅府欲创办军校却苦无资金保障,弄得孙先生焦头烂额,连续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觉。现如今,经费到位的喜讯突然降临,黄埔军校开办已成事实,既完全化解了孙先生、孙义将军等要人的燃眉之急,又给民主革命的美好前景增添了几分成功之望,这对于国民党而言,便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再说,洋行虽是用现金按市价兑换财宝,但时下的中国市场动荡不安,涨跌变化大,财宝的升值空间依然很大,若拿到国际市场上去衡量,必定是包赚不亏的,所以洋行经理也乐不可支。
正所谓是:开门见红,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军校创办经费有了保障后,项目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进程也逐步加快。特别是在项目开工建设期间,李驭龙曾多次陪同李立君将军前来黄埔军校建设现场视察,感觉一次比一次变化很大。
孙先生在孙义将军的大力协助下,充分利用国共合作的大好时机,大力发挥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敢干的工作精神,同时在中共的引荐下与苏共代表进行了广泛接触,并争取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既解决了教学设备、枪支弹药、贷款等问题,还请得了诸多顾问、教官前来援教。
仅仅过了7个月,军校的有关设施已基本落实到位,招生工作开始拉开序幕。
国民党在培养自己的军事指挥人才方面,首次采用了对外公开招录的方式,这样才能招到真正的有志者。李驭龙在想,自己梅花会组织掌控着独立团,这支部队也同样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同样需要培养一些军事指挥官,才能增强非常条件下的应对能力。
故此,李驭龙给身为独立团团长的二夫人陈悦仙发去电文,要求她尽快从部队的排级以上军官中选派出数名可靠之年青人,以个人之名义前来广州报考军校。
陈悦仙团长立即打电话将副团长高长根、参谋长梁相东召集到自己的办公室,一同商议选派之事。
身着戎装的陈悦仙团长率先说道:
“把二位召来,是有一急事商议。我刚刚接到总舵主的电令,说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不日将开始正式招生,目的是培养国民党自己的军事指挥官。总舵主说,为独立团将来扩军之计,要求我们尽快从下级军官中挑选出若干名年青人派往广州军校报考。你俩说说看,都选派哪些人去有把握?”
副团长高长根听后赞成道:
“总舵主真有先见之明!先储备军事指挥官,再进行扩军,部队的军事素质才不至于降低。我们独立团是由独立营扩编而来的,时间也不长,若再继续扩编为独立师,确实需要更多的军事人才。”
参谋长梁相东则说道:
“总舵主的主意甚妙!黄埔军校是在他的倡议与扶助之下才创建起来的,我们选派一些人去读军校那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只不过……这考试嘛,还真不好说,万一考不上怎么办?难道就不能分几个名额给我们吗?”
高长根附和道:
“对呀!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最好是直接选派,不用考。团长,你还是问问总舵主,看这样行不行?是不是非考不可?”
陈悦仙团长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她也觉得两位部下说的都没错,故而接话道:
“是啊,要是直接有名额给我们就好了!可是总舵主在电文中说了,黄埔军校是公开对外招考,我们选派前去报考之人要以个人名义,不能暴露我们独立团的身份。”
“原来如此!为了梅花会这个秘密组织,总舵主可谓是煞费苦心。我们别再想什么名额分配问题了,还是想一想人选问题吧?”
梁相东说道。
高长根顺着该话题说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