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眼皮底下(第2页)
接着,他赶忙招呼大家道:
“弟兄们,加快脚步快点走,要不然小命就没啦!”
一时间里,整个队伍就乱了。
八九个人自己吓唬自己,一会儿怕这里有埋伏,一会儿又怕后面有追兵,都一溜烟地狼狈逃窜。
说实话,梅花会组织真的早有警觉。在通往福安堂的要道上,梅花会朱雀舵确实派了两名行动队员盯着这伙军阀,并时刻关注着他们的动向。潜伏于路边的两名行动队员,看着这支队伍没命的往回逃跑,都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两名行动队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一直到那伙人的背影消失在山湾中才站起来。
离上思县城75公里的十万大山山脚,有一个名叫野猪湾的山村,这个村仅有23户人家,家家均靠种植水稻、玉米、番薯和南瓜等为生,村民很少外出,信息非常闭塞。自从这里来了一支30多人的军阀队伍后,村民们更加重了负担,但他们面对枪口却敢怒而不敢言。
这支军阀队伍的首领名叫范起铭,原来是大军阀陈炯明部队里的一名连长,后因参与叛乱被李立君将军领导的革命军所击溃。仓惶逃窜中,他一路搜罗了一些残兵败将,躲藏到了深山之中,最后才选定在这个村里暂时落脚,以图来日风平浪静之后再投靠有势力的大军阀。
在营地的一个帐篷里,范起铭正怒气冲冲地训斥手下人。
“不是说一定能搞到宝藏吗?现在无功而返不说,还白白地浪费了几包炸药,你作何解释?”
那位挨骂的人垂头丧气地低头不语,站在旁边的罗副官用手捅了捅他的后腰,此人才抬起头来辩解道:
“范长官,宝藏确实是藏在那个密室里,我估计是因为我那几天躲避追杀的缘故才被梅花会的人转移了,只要再给我机会,我一定能找出线索来。”
“找出线索来?你还能有办法?”
范起铭瞥了他一眼,摘下军帽扔到了面前的桌子上,不屑地追问。
“从福安堂换了僧人这件事来看,梅花会的人肯定是将原来的老僧人都撤走了,只要找到原来的僧人,就一定能得到宝藏转移的线索。”
此阴险之人又另献计策。
“好。那就按你说的去办,只要能弄到宝藏,我们就能一解燃眉之急,还能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到时,我一定给你记头功。记住了,可别再让我失望,否则,你在我这里也就再无立足之地了!”
范长官转怒为喜地鼓励,同时又给此人施加了压力。
“谢范长官给我机会,这一次,我一定找出线索来!”
说着,这位挨骂之人退出了帐篷。
你道此屡遭他人挨骂的倒霉之人是谁?原来,此人并不是范起铭的手下,而是梅花会的败类好咥侬孙光毅,也是之前带一小队军阀队伍出现在观音堂的那位蒙面人。
自从好咥侬逃到北海后,原计划是经由海路逃往北方投靠北洋政府,却因身无分文努力了几次均上不了船,只好另做打算。没想到碰上了革命军平叛,半路上遇到了范起铭的逃兵,慌乱中便跟随范起铭的残兵来到了这个小山村。
过了一段日子后,好咥侬看出自己在这支队伍里根本不被人看重,甚至还被看作是累赘,丝毫无地位可言。为了争得颜面,以便能在这支队伍里暂时混下去,他只好忍痛割爱,将埋藏在心底里的秘密告诉给了领头的范起铭,并自告奋勇地带人去福安堂夺宝。
实际上,好咥侬是想借助这支队伍获取自己想要的份额,为下一步另找出路积累本钱。没想到的是,宝藏早已被梅花会的人转移,自己无功而返,还挨了一顿训。但他仍然不甘心,这才再次献计,以图找到宝藏后挽回失去的颜面。
再说,好咥侬带人到福安堂炸毁密室意欲夺宝的动静闹大后,惦记梅花会宝藏的就不仅仅是范起铭一伙人了,连窝在十万大山老鹰岩洞里的土匪都骚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