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七十章 埋骨青山上(第4页)

李子衿连夜赶路,日夜兼程,辗转数十

座山水法阵。

这些文庙脱墨家建立的机关法阵,在大战之后依然得到了延续和保存,让扶摇天下九州之间的辗转,不再仅仅依靠仙家渡船。

故而李子衿回到仓庚州的时间,比想象中短了许多。

他按照袁天成给出的地址,来到阁老的家乡。

这里曾经是一座城,后来毁于围杀之局的灵气浪潮,又在战后重建中,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人来人往,人走人留。

物人两非,故人故地都已不再是当初的面貌。

青衫剑仙感到一阵唏嘘,有感而发,于郊外青山上,替阁老挖坟一座,立碑一块。

坟头上香,敬酒,磕头。

“前辈膝下无子,小子便代为行孝,还望前辈九泉之下,莫要嫌弃小子才是。”

他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最终洒酒一壶,是他与那位武仙老人皆最爱的剑南烧春。

阁老从不说,可李子衿知道,他做梦都想要归乡,死了都想埋骨家乡。

可他就是倔,到死也不服软。

家人早已死尽,并非不肯对家人服软,而是少年的他,不愿对老年的他服软。

男人至死是少年,死在外乡,还是少年,变成骨灰,依然是少年。

回不夜山之前,李子衿顺路去了附近的临安城,见到了正在指挥苍白纸人修筑城墙的书生梁敬。

原本还有守城将士阻拦李子衿的出入,可当他们看见青衫剑客腰间那块篆刻有“燕”字的令牌之后,便无人胆敢上前阻拦。

梁敬与李子衿简单聊了些仓庚州如今的近况,也替他解答了燕国令牌为何如此好用的理由。

其实无外乎于燕国人人铁骨铮铮,燕王秦云率军四十万,死守无定山,最终秦云战死沙场,膝下独自秦战接替燕王之位,依然下令死守,面对千万妖族大军,不撤不退不降不死不休。

后来秦战亲自领兵,身先士卒,在那场最为凶险的守城战中断了双臂,亦无怨言,燕国四十万铁骑死伤过半,却无一人当逃兵。

故而此战过后的燕国,将伐煊联盟的数十座藩国悉数收编,并且得到了它们与文庙学宫的认同,如今已是那扶摇天下名副其实的燕王朝。

李子衿离开之前,御风俯瞰脚下仓庚州一眼。

想起那年裁光山山神庙内,有位粉衣真神仙,笑言燕国令牌三年之内,能在一州之地畅通无阻。

那人果真说到做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