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四十一章 动如参与商(第2页)

每当四座压胜之物,承受这样一次“热情问候”,封印四条通道的法阵结界,结界之上的印文都会出现极其细微的震动。

而每当那些先人花费通天手笔留下的印文震动一次,封印的力量就薄弱一分。

久而久之,那四座天下的妖魔邪鬼,便可离扶摇天下,更近一分。

所以妖气、魔气、邪气、鬼气的泄漏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四座压胜之物的来历,硬要追溯,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了。

故而时至今日,哪怕是活了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老骨头,在四座压胜之物拜剑阁、镇魔塔、诛邪楼、锁冥寺,以及它们的四条通往四座天下的通道面前,都是晚辈,都是毛头小子,都不值一提。

哪怕是扶摇天下境界最高的阵师,都无法复刻万年以前的印文,甚至连印文的来历都一无所知,所以想要根治魔气泄漏,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如今不可能。

所以扶摇天下的炼气士,只能是以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每次发现魔气泄露之后,迅速联合扶摇九州的山上宗门,以及一些实力强横的世俗王朝,联手消灭那些魔气,同时安排炼气士和沙场武夫进入魔窟之中,解决掉那些“漏网之鱼”。

一些小问题,往往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地向扶摇天下其余几州求援,但是如果不能在七日内彻底消除魔气泄漏的隐患,让魔窟重归于平静的话,便务必要引起重视,这是三教圣人,联手订立的规矩。也是扶摇天下各大宗门,以及山下世俗王朝都认可的规则。

“可以少出力,不能不出力。”便是一条扶摇天下面对魔气泄露之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毕竟那些宗门也好,世俗王朝也罢,没有谁愿意眼睁睁看着扶摇天下沦陷。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当时叶拾雪直接斩出两道剑气,将残余的魔气斩了个粉碎,原以为此事会就此落下帷幕,没想到当那位叶剑仙大功告成后,去往不夜山找那袁老不羞叙旧之时,又发现了桃夭州上空,传来了吹雪剑派的求救信号。

叶拾雪瞬间明白,魔窟有变了,故而当时在不夜山凉亭中,都没能好好向袁天成和李子衿解释一番再动身,而是简单告辞一声,便御剑去往魔窟位置。

今日李子衿在藏书楼中,没有再被老人喂拳。

而他也是第一次,将老人那鲜红色藏剑葫,装了上百斤剑南烧春。

故而他都没法再将藏剑葫拴在腰上了,而是只能双手抱着那只沉甸甸的酒葫芦,一路从酒楼长街,步履蹒跚地走到了藏书楼中。

待到进入藏书楼三层时,哪怕是还没被喂拳的少年郎,都已经满头大汗,径直往书架下面一靠,就那么伸直了双腿,双手侧面撑地,开始休息起来。

李子衿转过头,朝着身旁的藏剑葫扬了扬下巴,对阁老说道:“前辈,你的剑南烧春。”

那个披头散发的赤脚老人有些奇怪,怎地这小子还越活越回去了?难不成这一个多月天天被他喂拳,身子骨没有变好,反而更差了?

怎么可能呢。

老人身形一闪,离开书架顶端,瞬间出现在那个身后背剑的青衫少年侧面,在弯腰拿起藏剑葫的瞬间,才明白了缘由。

那只装了整整上百斤剑南烧春的藏剑葫,被老人以一根小拇指,轻描淡写地勾起来,看在李子衿眼里,便只能是苦笑,觉得人和人之间,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老人以一根小拇指稳稳地提起那藏剑葫之后,心中五味杂陈,脸上有些失落,跟那少年郎露出了同样苦涩的笑容。

阁老身为十境武仙,对藏剑葫中的剑南烧春重量一清二楚。

平日里最多就打十斤剑南烧春来的李子衿,今日破天荒地一口气装了这么多酒来,肯定是有事。

老人开口问道:“要走了?”

其实,是明知故问。

少年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略微低下头,不敢直视阁老的眼睛,缓缓说道:“嗯。原本来不夜山,只是想看一看朝雪节。没想到莫名其妙地参加了场问剑行,又阴差阳错地拿到了头魁。想着来藏书楼中拿完奖赏,便离开这里,继续游历山河,不曾想又在这里遇见了前辈。这当然是好事,前辈教了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