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一百四十章 多衔扁鹊身(第4页)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早就在他们来之前,其实不夜山就已经提前准备了一大批军粮,配备在魔窟入口,等待这批来自仓庚州,最后一支支援魔窟的队伍赶到。
就连这批额外的军粮,大致数量多少,冯褚都已经记录在册,就等着身为主将的云飞,随时检阅。
云飞斜瞥那冯褚一眼,高呼道:“拿名册,看看有几名医家子弟。”
后者迅速从怀中摸出一本极厚的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却又清晰整齐地记录了在场炼气士,来自哪些宗门,又有几个人,所擅长的术法神通为何等等。
冯褚手捧名册,视线游离在仓庚州炼气士名册一览那一页,目光迅速捕捉到了被以朱笔标注的一个大大的“医”字,顿时有了底气,语气铿锵有力,喊道:“禀将军,来自医家的炼气士,共十二名,四名炼神境、四名洞府境、三名培元境、一名金丹境。”
云飞点头,有厉声问道:“阵师有几名?!”
副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赶紧以双指引导自己的视线,在仓庚州炼气士名册一览那一页上下滑动,终于给他找到了以比朱笔次一等的墨笔标注了圆圈的“阵”字,念到:“禀将军,阵师共四名,两名金丹境,一名元婴境,一名洞府境!”
那位手提银枪的常胜将军云飞高呼:“阵师出列!”
四名炼气士,同时向前迈出一步,温年朝他们望去,年纪各异,有鬓发霜白的老修士,也有年方弱冠的年轻修士,只不过扶摇天下的阵师实在是太过珍稀了,修炼阵法结界,极为困难,故而哪怕是找遍了整个仓庚州,有能力且又愿意支援魔窟压胜战场的阵师,也就只有四名而已。
主将云飞问道:“能否在魔窟内与魔窟外,各自搭建一个传送法阵?耗时多久?能够维持多长时间?需要消耗的神仙钱又是多少?”
那位年纪最长的阵师,鬓发霜白,左右环顾一番,发现其余三人都望向自己后,只好“当仁不让”,又是一步迈出,走到云飞马前,一字一句如实回答道:“构建传送法阵,需要消耗大量的神仙钱,而一座传送法阵维持的时间长短,除却根据消耗的神仙钱来定论之外,还需要看法阵两端,结界的完好程度,若是传送法阵两端都不曾受到伤害,那么大致可以每日十枚霜降钱,一直维持下去。”
论经验,自然是这位年纪最长,境界也最高的老阵师经验最为丰富,恐怕他走过的桥都要比其余三人走过的路还要多了。
而那三位其实不算学艺不精,只不过年纪尚浅,面对这种动辄影响上千人生死的“疑难杂症”,难免心中少了几分把握。
即便是那位境界最高,年纪也最长的老阵师,也不敢说自己就在法阵结界一事上,摸了个透。
扶摇天下的阵师为何如此稀少?
一方面是因为阵师本身几乎没有单打独斗的能力,务必群体作战,需要跟其他如剑修一般杀力巨大的炼气士结伴而行,故而很多人不愿意成为阵师。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想要在法阵结界的道路上走得远,相当吃天赋,阵师这一条道,勤奋不管用。
有些复杂的法阵结界,譬如传送法阵,尤其还是一个位于魔窟之中,一个位于魔窟之外,这种几乎“相隔了一个洞天”的传送法阵,最为难以构建。
需要翻阅无数古籍,弄懂相当晦涩生硬的文字,还要不断尝试不同的阵法构建方式,搭建法阵结界失败之后,又只能将每一步都重新排列组合。
试错成本太高,一位年轻阵师,若无经验丰富的前辈引路,那么铁定是要走上许多弯路的。
要想学会一门阵法,少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
就说这传送法阵,便是这位双鬓霜白的老阵师,花了近十五年功夫才堪堪入门,又用了十年小试牛刀,再用十年驾轻就熟,更用十年登堂入室,最后十年,才能够炉火纯青,有了今天这份高超技艺的。
这位双鬓霜白的老阵师,是来自仓庚州炼气士队伍四名阵师中,唯一一位元婴境的阵师,在整个仓庚州都小有名气,名为朝闻。
是那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朝闻。
穷极一生,追求阵法结界之道,备受阵师一道中的同道中人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