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垂拱(三)(第2页)
这么大个皇宫,宦官是不可或缺的。殿前黄门一声尖嗓,两侧高台上的殿中侍御史像得到命令一般将皮鞭用力一掷甩,整个大殿霎时间安静了下来。
随即,百官见礼皇帝谓免。
“陛下,臣今日为开渠一事走访眉县,发觉旱滩芦苇林边,遍地蝗卵。若不及时处理,恐怕祸及秋收...”新任工部屯田司丞张松首先出现,手持笏板上奏道。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殿中百官们惊讶之余,又开始窃窃私语。王斌适时轻咳一声,又平静了下来。
“钟卿,有何看法?”丹陛之上端坐方正的刘协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工部尚书钟繇,面无表情地问道。
“古人云:螟蛉蝻蚁诸虫,霜雪白灰可克之。故臣以为,当用石灰水浇其地,则其虫必自死绝!”钟繇还在想着他收到的一些有头无尾的消息,所以对此事并没有怎么去思考直接答道。
“哦?朕今日刚好在宫中草地觅得若干蝗虫,此番就按爱卿说法去试验试验...”刘协说着一挥手,示意宫人去取虫。
不多时,一只透明度较高的玻璃罐子被拿了出来,放在丹陛下的香案上。然后两个宦官将搅拌好的石灰水,倒进装有蝗虫的玻璃罐子里去。
所有人包括钟繇在内都没料到刘协会较真,都好奇地瞪大眼睛看向玻璃罐。钟繇心中有些无底,不过还是静静看着不说话。
奶白色的石灰水倒进了罐中,霎时间将里面的蝗虫淹没。但这些节肢害虫并没有坐以待毙,趁着被石灰水浮起之势快速震翅高飞。群臣们就像看到放烟花的奇观,一只只蝗虫从罐子逃出到处乱飞。
站在前排的高官们,甚至还能感受到这些蝗虫的生猛。
结果已不言而喻,钟繇还是太过想当然了。钟繇倒也没有推卸责任,当即出列请罪。
“臣,惭愧...”钟繇被刘协当庭打脸,不由面红耳赤。
“爱卿们啊,身为百姓表率,我等绝不能靠着臆测去做任何事!古人以为日行百里必须有千里之马,可如今坐列车日行百里平常至极。古人也以为卸千石之货须百人之力,可如今用龙门吊只须十人赶象便可...此乃今人比古人聪明之故?不,唯敢于尝试耳!”
刘协站了起来,如教书先生一般教诲着文武百官。百官们对刘协早已敬畏交加,刘协说什么都是硬道理,都把头点得如同鸡啄米。
只有刘桢笑而不语,待刘协说完后当即出列一拱手:“既然如此,敢问陛下该如何去消灭即将爆发的蝗灾?”
刘协转过身来,脸带春风般的微笑看着他:“此事易极,在眉县蝗区养鸡,蝗不治而消!”
“......”
整个宣室殿霎时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只剩下呼吸声,针落地可闻。紧接着,则是引起了一片拍手叫绝之声。
“陛下圣明...”
蝗区养鸡,既可以消除蝗灾又可以增加肉食,可谓是一举两得!这么简单巧妙的方法。简直都不需要试验了。
“所以说,人要有自己思考能力,而不要一味遵循古训。往往一个简单的问题,若是去查经问典。只会只会使问题难度超过问题本身,出现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情况!”
刘协今天似乎心情不错,频频对百官说教还乐此不疲。半晌之后,参知政事士孙瑞方才出列来,却又抛出一个惊死人不偿命的消息。
“陛下,臣以为汉律自开国承秦制至今,已有足足四百年,早已漏洞百出纲目缺失。虽臣之前有所增加条目,但奈何朽网难补!陇右、关内、山南、剑南、河东多个道中地方官吏均有上书称汉律已不堪用...”
一直对方才之事摸不着头脑的钟繇赵岐等人,这才晃然大悟。不过刘协刚才已经说过,不能因循守旧,他们一时竟然找不到借口驳斥。只有一句苍白无力的修宪事大,须多加观察。
他们再看向端起茶盏轻抿的刘协时,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此刻的敬服之情。因为刘协大概是为了今日,已经筹备了很多年...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