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1章垂拱(二)(第2页)

不知不觉又到了中午时分,刘协终于把堆积如山的公文全部批复完毕。除了以上这些外事情外,就只有一件事令他格外关心了。

那就是发生在东北的事,据安东大都护公孙瓒来报,称曾臣服于袁绍的乌桓王蹋顿最近和鲜卑王柯比能、步度根等部往来甚密,似有所图!

这让刘协想起了河北,袁绍两个儿子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平原郡一带打了近半年拉锯战后,各有胜负。不过袁谭由于控地不如袁尚,已经露出了疲惫之势。

为此,袁谭决定暂时和袁尚讲和了。而袁尚也还没坐稳他的宝座,不想消耗太多,所以哥俩很痛快地达成了协议。

不料袁谭却禀承了叔父袁术背后搞一套的狡猾本性,休整没两个月,又开始厉兵秣马了。不过这次他没有去招惹袁尚,而是挑了袁熙这个软柿子来捏。

估计袁熙那个软弱老幺畏惧老大袁谭兵锋,在无法获得邺城支援下,去求助蹋顿等关外蛮夷了。

对此,刘协没有采取了冷眼旁观的态度。当即令公孙瓒对关外这三部用兵,砍断袁熙引狼入室的手。

同时,让镇东将军马日磾尽早拿下上党。同时又下令兵部开始准备第三次大扩军,将军队从现有的六十万扩充至一百万。

一切处理完毕,吃过午饭后刘协又出城了。这次不是去外地,而是到东南的长安新城视察。这座天下第一城破土动工至今已经历时一年又三个月,总共动用了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基本上已经竣工了。

刘协从覆盎门出,越过龙首原后就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城池之大目难穷尽其边,房舍之多难数齐其数。占地面积一百万平方米,比起八十四万的唐长安还要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在高处俯瞰新城,刘协深吸一口气禁不住用粤语腔调,通顺押韵地吟起了李太白的阿房宫赋。

不料身后一些跟屁虫,徐干刘桢等人耳濡目染之下,当即佩服地击掌:“陛下好赋!”

“好个屁,朕可不是秦二世!”刘协嘴角一抽,随即没好气地白了他们一眼。

众人默然,只有很对刘协脾气的刘桢,一本正经地看着前方纠正道:“陛下,阿房宫乃是秦始皇所建,秦灭时尚未完工...”

“呵呵,朕若是有秦始皇那般雄才大略,这天下早平了...”刘协嘴角再度一抽,丢下一句话后,下坡向新城走去。

“......”留下一众人面面相觑,心中震撼似乎远过于看到新城。

长安新城依旧沿用传统有墙池盆,城墙和长安旧城一样,都是近五丈高。不过在刘协的意见下,夯土城墙外侧包了一层青砖。单单为了这一层薄薄的青砖层,灞水边就出现了数十座砖瓦窑。

而墙体方面也有所改进,远远一堵突兀出来斜向上的马面墙,既能够从侧面对付来攻敌人,又能使敌难以攀爬。

护城河卷深各三丈,每座城门有吊桥一座。城楼依旧飞檐层层叠叠,气势恢宏。即便是新建,也能体现出大汉国力强盛。

整座城池呈正四方形,数十条引排水渠穿插其中。城东南隅挖有一个面积颇大的曲江池,为长安储蓄水源之用。

司马芝吸取了上次长安动乱的教训,采取了坊市制。就是和唐长安一样,一个个坊设坊墙分隔开来,夜晚一关上坊门,整座城池就是一座宫殿和百多个封闭村子。

政事堂也是极力赞同这种做法,这样既有利于控制暴乱和火灾,又可以限制奸细夜晚活动。

皇城由于刘协不愿意铺张浪费的缘故,仅用宫墙圈出面积。另外刘协却令人在城东南角建一处行宫,名曰大明。

刘协来到了皇城的城楼上,眺望着棋局一般的长安新城,恍若隔世。

“还请陛下为长安御道正名!”司马芝指了指如同楚河汉界一般将棋局划分作两半,宽达一百五十步的中轴大道说道。

“不,这新城乃是卿所建,正街自然要卿亲自题名。”刘协摆摆手,心中满意带着微笑说道。

司马芝推拒了一番后,眺望着直接天边的宽敞大道,口中喃喃:

“臣带人拓土填坑筑大道的时候,龙首原忽现红色大鸟。不若就叫...朱雀大街吧?”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