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5章忽闻东南有帝气(第2页)

民夫们远远看着这两母子的凄惨下场,不由悲从中来。或许明天变成尸体碎肉的,就是自己了...

这些年无休止的劳役,他们已经对死亡麻木了。

这不,袁术年中时自晋了楚王。见邺都皇宫宏大气派,他当即就不满于刺史府的狭小了。心血来潮之下,打算在淮水边修筑楚王宫。

占地以顷计算,几乎超越了未央宫。繁重的工役再次落到了扬州百姓和南迁民众们的头上,数以十万计的民夫正没日没夜地忙活在淮水滩岸。

每天都有百数十个民夫力妇劳累饥饿至死,尸体顺着淮水往黄海漂去。民夫们好几次的反抗都被袁术的兵马残酷镇压,将俘虏倒吊起来生削皮肉。

袁术惨绝人寰的惩罚方式,使得民夫们不得不放弃了集体血腥暴力。

八公山也有一个山岗名曰卧龙,岗顶还筑有一个卧龙亭。石块铺就的梯级从山脚下直修到亭前,整座大山也就这个岗的树木幸免于难。

一阵阵吆喝砍伐声不断从远处飘来,但亭中一众清流名士却是充耳不闻。反倒是亭中翩翩起舞的美少女,那春光乍泄令他们望眼欲穿。

丝竹声回荡在郁郁葱葱的山岗,一派糜烂享受的气象。

置身亭中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瓦埠湖水天一色,淮河在平原上蜿蜒向东如同巨龙腾川。城郭广阔的寿春城被淝水穿过,炊烟袅袅杨柳依依。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忿子带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坛坎。悲宠嬖之为梗兮,心恻怆而怀惨...”

忽然,一阵念赋声由远而近从亭外传来。亭内身穿儒服的众人面面相觑,纷纷看向声音的来源处。

只见一个头戴单梁冠,身穿黑常服的中年人缓缓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这人便是淮南国相何夔,在士林中赫赫有名,也算是一方名士。

在儒生示意下,舞女当即识趣地退了下去。她们从何夔身侧走过,何夔平静地表面下,鼻子贪婪地要从脂粉中嗅出女子体香。

“仲应,夕阳无限好,何故诵哀赋?”一个身材高大得像武夫一般的男子,从莆团上站起来拈了拈儒服,一丝不苟地拱了拱手。

诗赋正是出自蔡邕早年所写的《述行赋》,其风格一扫西汉大赋的华丽歌颂。以悲凉的词句来讽刺汉灵帝的荒唐,以及对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怜悯哀伤。

何夔这才停下了诵吟,拱手回了一礼。“唉...继华有所不知,再过十年八载,这万里江山可就再无孔庙了!”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书信。

“哦?竟有此等事?”表字继华的人正是袁术的亲戚袁胤,在扬州一带他几乎是二号人物。他听闻何夔的话,和其他人一样面带茫然之色。

随即接过书信一观,眉头皱成一团。这是何夔在长安为官的朋友寄来的,信中言辞好不收敛,直把刘协除旧尊新是为先秦焚书坑儒之举!

“哼!庶出儿当真敢耳!”袁胤看完后火冒三丈,愤怒之色毫不掩饰。一众儒生随即也凑近观看,纷纷大骂刘协,甚至上溯汉灵帝、汉桓帝等等好几代祖宗。

“光是嘴里咒骂是无用的,看看人家陈孔璋(陈琳)是如何以笔墨为刀枪...”说着,何夔又拿出了陈琳的讨逆诏书。

一众儒生接过来一看,不约而同地击掌叫好。不过想到何夔方才的话,又不禁有些脸红。破口骂街是泼妇的行径,他们饱读诗书就应该像陈琳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