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道统之争应云起(一)(第2页)
“随奴去跟朝臣们说一番,陛下外出的事!”
“啊?”伏寿当即目瞪口呆,惊疑地看着左令。
“贵人放心,只要掌握技巧,无人敢责难陛下与贵人。”
伏寿看着左令清澈如泉水般的眼神,内心不由产生一种相信的感觉。加上刘协此前也说过,左令这个人完全可以把他当亲戚。
宣室殿前广场,这里曾是汉武帝决定发起漠北决战,一举碾碎匈奴的地方。当年汉武帝立于九十九级台阶上方,广场上汉军精神抖擞枪戟如林。他们用自己的铁血与智慧,打造出了一个雄踞东亚的超级强国。
今天,却有一大群清一色儒服的官吏再度立于广场上。正常入宫应该要身穿正式官服,现在这一身穿戴意味深长。
一个八十高龄依旧精神矍铄的老儒生,正脚踏两级台阶对着儒服官员们中气十足地演说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我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决心,赵谦不惜搬出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条主要论据。
站在不远处的皇甫嵩冷眼看着动作了夸张得失了稳重的赵谦,心中暗暗鄙夷。不过鄙夷归鄙夷,在道统之争上他当然要站在儒道正统这一边来。
但是他们等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天子还是不见踪影。很多朝臣心中,都开始积压下怨气。他们认为刘协这是故意拖延,有暗通旁道之意。
终于在赵谦都扛不住劳累偃旗息鼓的时候,一个头簪银步摇的红裙女子在一众宦官宫女的簇拥下来到殿前。在朝臣们的瞩目下,她们拾级而下来到广场之上。
赵谦因为看不到刘协的身影,以为自己老眼昏花。反复揉了几次后这些人已经走近,他看到了为首的伏寿和跟随的左令。可是刘协的身影,却是寻之不得。
“劳诸位公卿在此等候如此之久,实是抱歉...”伏寿在高处盈盈一福,向群臣赔礼。一众官吏见她还算懂礼数,倒也没什么人就来责难。当然,总会有那么几个不买账的人。
“天子呢?”伏寿话音刚落,赵谦便柱着拐杖上前语气非常生冷不善地问道。甚至伏寿听闻后美瞳中闪过一丝慌乱,也被这个老狐狸捕捉到了。
伏寿还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人直勾勾的目光,不过随即便强自平复下心情。她看着数尺外赵谦干瘪的脸,微笑着老实回答:“陛下...早在数天前已出城去了!”
谁知在赵谦的老眼里,伏寿的微笑竟然像在嘲笑。加上等了大半天得到一个天子出城多日的消息,更是像被戏弄了!赵谦越想越气,呼吸急促涨红着脸。在伏寿未反应过来之前,扬扬手就是一巴抽过去!
“啪!”
“......”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外臣当众刮巴皇帝嫔妃,这绝对是鲜见到极点的事情!左令首先反应过来,上前张开手护在伏寿身前怒视着赵谦。
官吏们看着伏寿原本雪白的脸上挂着五个火红的手指印,不由有些心疼。
赵谦一巴打出后也意识到自己鲁莽了,不过他并不打算承认自己是做错。“你不过是一后宫嫔妃,竟然胆大到隐瞒天子行踪!说,是何人教你隔绝中外?”
赵谦挺直佝偻的腰背,用枯瘦的手指指着啼哭的伏寿破口大骂。
“赵典侄,请注意你的言行举止,不得放肆!”皇甫嵩看不过眼了,沉下脸来呵斥了一声。随即走到左令身侧,虎目凝视着赵谦。
有了皇甫嵩出面的喝止,伏寿终于鼓起了勇气来。她快速擦去泪水深吸一口气:
“陛下想要在亲政前访察一番民情,以便了解施政得失。临行前称朝廷秋后事务繁剧,万万莫要让诸卿分心他顾...”
广场上一众大小官吏听闻伏寿的话,再想想自己抛开手中公干跟着赵谦跑来闹事,不由惭愧非常...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