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月圆之夜国柱折(第2页)
随即走向门口,还不忘拿出来确认一番。看见老虎身侧的羽林二字,便放下心来塞回衣襟脸色如常地走了出去。
...
时间过得很快,太阳已经没进了西面的太白山中。一轮新月高高挂起,十六的月亮又圆又大就像剥去皮的荔枝一般。倒影在椒房殿不远处的荷塘,被晚夜微风吹出一种残碎之美。
刘协和伏寿二人,此刻就在荷塘边上的凉亭里。两人相互依偎着,遥望天上星辰月色。远处的竹林,隐隐约约传来乌鸦的叫声。塘里面盛开的荷花,香味在东风吹送下夹着蟋蟀鸣声充斥满了凉亭。
“竹林乌啼夜漫漫,一池莲花眸空空。又见残月复为圆,高堂可会现梦中?”刘协看着名月星辰,忽然思念起前世的父母。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个时空,过得还好吗?
“陛下,没事吧?”伏寿见刘协一首牵挂满满的七言诗脱口而出,不禁担忧地仰头看着刘协的小脸。只见对方的眼角出,罕见地出现了两粒闪闪发光的泪珠。
她慢慢伸起手,替刘协把泪珠擦去。
现在她眼中的刘协,不再是平日里意志坚毅的帝王。而是一个身在异地异域,思归思乡思亲人的游子。这首七言律诗,也充满了无尽空虚。
“无事...”刘协意识到了自己失态,抽了一下鼻子尴尬地干笑了笑。他不习惯在别人年初露出软弱的样子,特别是再女人面前。不过这次实在触景生情,情不自禁。
“可是想念先帝和太后了?”伏寿也算是名门闺秀,自然懂得诗中那显浅之意。还有这种七言诗句比起汉赋要简单容易得多,所表达的意境虽简略犹清晰。
“额...是吧!”刘协嘴角一抽,他才不会想那个便宜老子。倒是躯体的生母王太后,有空无事还是回追忆一番的。不过他和前身都没有见过她,只是存在一幅画像里的人。
“哦,对了!张文远要娶杨家女,你若是懂其中琐事亦可帮忙一把。”刘协忽然想起了张辽的事情,低头看着伏寿说道。
伏寿只有十四岁,可是自小便按照主妇方式教育。所认识的各项礼仪和注意事项,足足可以甩刘协几条街。加上刘协一整天想的都是国事天下事,根本没有空闲和兴趣研究这些。
伏寿听到这句,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为下属置办婚事,向来只是主母身份的皇后权限。刘协忽然让她来布置,这幸福感来得实在太突然。
“妾知道,多谢陛下信任!”伏寿声细如蚊,用力将刘协的身躯抱着更紧。刘协没有说话,微微一笑抚摸着对方纤细黑亮的秀发。
“陛下,大事不妙!”穆顺非也似的从树林下的小道奔过来,打断了刘协一对的卿卿我我。
刘协嘴角一抽,略带不满地往回瞥。伏寿水汪汪的双眸中倒是没有不耐,而是惊讶地偏着头。见穆顺这般慌慌张张,心中一阵不安感上涌。
穆顺还没等刘协开口斥责一番,便冲上前半跪下来。“陛下,王...王司徒他...”
“嗯?”刘协剑眉一竖,盯着穆顺冷汗大冒的额头就要发作。
“王司徒他...驾鹤西去了!”穆顺情急之下差点说出了那个字,不过还是一口气把话说完。刘协帝威日重,身边感受到的最为强烈。
“休得胡言,王爱卿昨日还与朕又书信往来。笔画顺畅词语通顺,何来病重西归一说?”刘协话虽如此,不过他变幻的目光还是透露出内心的一丝动摇。
王允按照历史的轨迹,早已经身死长安城下尸骨无存。而因为他刘协的到来,仅仅受伤静养罢了。鹰眼的自从被穆顺接手以后,情报详细且准确。
伏寿被刘协的怒火吓到,急忙退后两步泪光闪闪。这还是两个月来,刘协第一次在他面前发如此大火。
“陛下且听奴言,王司徒并非病卒,乃是寿终正寝!”穆顺硬着头皮解释道。
“不...不可能!”噩耗来得太突然,刘协根本毫无准备。他还打算踢翻了马杨集团,让王允这个镇国柱石重新执政。没想到就在今天,对方竟然猝然逝去。
“报...陛下,丞相府急报!”一个金吾卫百夫长奔跑过来的狼狈比起穆顺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鞋子都不见了一个。
“念!”
“王子师司徒在府中长辞,享年五十五...”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