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为主之道须刚柔(第3页)

“咳咳!二位爱卿在讨论甚事呢?”刘协这时忽然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明显听到了刚才二人的话。他依旧保持微笑地冲他们点点头,然后到主位上坐下。

与陈宫等人的不习惯恰恰相反,一阵久违的熟悉和亲切感萦绕在刘协的心头。他用脚轻轻踮着地面,太师椅上下摇晃起来,有着说不出的舒服。

“咳!”君子不重则不威,荀攸经过短暂的适应后,表情便严肃了起来。黄琬被贬去并州出任州牧的事,他们已然知晓。不过对于马杨二人的肆无忌惮,多少有点心怀不懑。

“太尉司空二人身为执政,却去勾连当朝第一名将!此已逾越了为臣之本分,陛下为何不当面制止?”荀攸站起来,表情肃穆地对着刘协一揖。

侍从官之职责是拾遗补漏,但也有权去纠正和指出皇帝之错。

“呵!这岂是朕能制止得了?”刘协苦笑一声,把两卷竹简扔在案角处。一旁站着的穆顺拿起奏卷,小跑过去递给荀攸。

荀攸瞥了一眼穆顺,随即打开竹简。只见上面写了一些说刘协年少不宜涉朝事过多,内外之事应当教予政事堂掌管,待亲征时归还。

而另外一份竹简,则是刻满了人名。职位高低不等上百个官员,联名上奏前一卷之事。还不忘敲打身在宫中的人不要上跳下窜,否则后果很严重。

“岂有此理!”荀攸的怒火顿生,用力狠狠地将竹简砸在矮几上。一旁的陈宫不明所以,立即把竹简拖过来看。

他越往下看,眉头越是皱得绷紧。最后,差点想把竹简甩到地上!不过瞥见刘协安坐主位,倒是不敢君前失仪。

“狂悖!跋扈!欺人太甚!”陈宫紧随着荀攸,对于马杨两人的行径非常不满。他是王允推荐的,本来就对屡屡压榨司徒府的两人不喜,如今更加!

“陛下只需予宫三千;不,一千人马!宫便可立即率军,将此二贼格杀勿论!”陈宫双眼被怒火掩盖,闪烁着吞噬四方的狠光芒!

不过就在此时,刘协却是无所谓地摆摆手,止住了他们激动的情绪。对于他们的反应,刘协很是满意。他们两个都是自己寄予厚望的人,将来倚重是少不了的。

经过今天的事情,刘协对于忠心与否才是最在乎的。能力可以平庸一点,但必须要做到忠孝这两点。

“既然如此多人要朕不要干涉,那朕以后就专心读书,将江山托付给元老重臣了!”剿叛兵败、储粮紧张、诸侯来朝...一个个令人抓破头脑的琐事,终于有人来接手了。刘协简直是求之不得!

正所谓不做不错,做多错多。这一连串的事情都处理下来,难保没有一处错漏。很快刘协就会让他们明白,臣子的容错空间和皇帝是有天壤之别的!

“陛下?”二人对于刘协所表达的意思非常模糊,能领会也不敢去确定。毕竟天子才十一岁,谁知道这话是真是假?

“拟诏!”刘协扫视一眼,将他们的表情收录眼底。

陈宫闻言,立即取过矮几角处放着的卷帛摊开。然后用毛笔蘸了点墨水,在上面首先写上日期。

“...朕虽身流高祖光武之气血,然不学则无治国安邦之术。因此故,今民牧之征、税课狱讼,内外皆劳枢府上下一心!着马日磾太尉、杨彪司空同执政事笔...”

陈宫笔尖如舞一气呵成,方正细长的楷体小字呈纵向写满了布帛的中间。一卷在黔首小民眼中神圣无比的旨意,就这样平平凡凡地在他的笔下生成。

刘协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睡上几天懒觉了。张喜一般上午授课,下午便布置一些作业完事。而对于刘协来说,这些所谓的作业都是小儿科。

最困难的也就是数学,这是君子六艺之一。但拥有后世知识的刘协,只要稍稍一动脑便可将数学题迎刃而解了。

.....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