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今欲寻陈迹都迷(第2页)
刘协急忙要抢救,这可是大半天的心血啊!一个改良造纸术的示意图,竟然毁在这种粗劣的纸上!不过这种把纸拖开的劣拙手法,同样无济于事。
“...奴婢该死!”宫女吓得脸色发白,急忙跪在地上求饶。其他围过来的宦官宫女们,同样跪倒了一片。刘协无奈地摇摇头,就算杀光你们也于事无补啊。
“都平身吧,将台面整理干净!”刘协站了起来,向殿内处走去。宦官宫女们急忙起身,不敢拖沓立马就把台面收拾干净了。
“陛下,杨廷尉求见!”刘协刚刚走到门口,差点一个冲进来的金吾卫撞在了一起。后者急忙半跪下,抱拳将事情相告。刘协眉头一挑,自从击败了李傕叛军后,中层官员进宫面见的越来越多了。
这是一个好的苗头,因为自己不再是被人无视的小屁孩了。而丞相府那帮人,也不敢肆无忌惮。因为历来天子被炒鱿鱼的案例屈指可数,而重臣将领...呵呵。
“嗯,宣他进见!”刘协心情大畅,立即让他把杨瓒请过来。刚刚回来的穆顺,看着金吾卫远去的背影,小心翼翼地凑近提醒。
“陛下,要不要移步到别处接见?”虽然说皇帝接见臣子没什么不妥,但制衡之意太明显了可不好。毕竟刘协还没亲政,公然接见三公属官只会引来猜疑。
刘协明白了穆顺的一番好意,看向他点点头:“嗯,且摆驾天禄阁!”说完,转身走回殿内。
穆顺心中欣喜不已,这是刘协第一次听从了他的话。证明自己这些天辛勤的付出,开始有一点回报了。离前面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天禄阁和石渠阁都是西汉皇家藏书的地方,从华夏诞生到秦汉时期所有的书籍、百家传纪,以及文献无所不有。
不过经过新莽和赤眉军等破坏,使这里经受了一场浩劫。无数的书籍被火焚毁。光武迁都后,便将一些幸免于难的卷宗迁到洛阳去,不过如今洛阳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战乱和文字狱等所造成的文化断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可愈合的伤痛。刘协对此深有体会,因为他如今就置身天禄阁中。
不过这里只剩下一个殿阁的空架子,比不远化成白地的石渠阁要好一点点。从六百多平方的土坯地基上厚厚的焦炭可以想象,历经近两百都化不开的竹炭层究竟有多少卷藏书。
穆顺凝视天禄阁良久,然后环视一眼四周,嘴角一阵抽搐。这里偏僻是偏僻,但起码得有瓦遮头啊!他实在不明白,刘协为何偏偏选中这里。
“臣,廷尉杨瓒参见陛下!”杨瓒快步上前,隔着老远便对玉辂上的刘协行礼。那一丝不苟动作标准的礼仪,使人根本无从挑剔。
“爱卿免礼!”刘协心中暗赞,连忙下车迎上去想要将他扶起。杨瓒却是抢先一步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
虽然能得天子亲自相扶,觉得是一个臣子的荣耀。不过他自感无大功于国,不敢接受刘协隆重的恩典。刘协倒也不以为意,心中对于杨瓒更加赞赏。
“卿且随朕来!”刘协没有急着直奔主题,而是向天禄阁的深处走去。杨瓒虽然不明其意,但还是跟了上去。其他宦官和侍卫等人则站在原地,远远看着二人。
刘协不时目光四顾,看着焦黑的大柱直充天际。因为没有了屋顶,所以看起来像顶着一盖蓝田。脚下的乱木碳灰早已结实,就是踩上去也不会出一个脚印。
倒是剩下小半截未烧完的竹简条,散落在地多如牛毛。上面写满了篆体小字,在太阳光下反射着不一样的光辉。
刘协拾起其中一块,上面竟然记载着黄帝外经的字样!来自后世的他知道这是失传的医学瑰宝,没想到或许就是在这里被开始失传的!
辉煌灿烂的春秋战国文化,在几场大火中永远埋没在黄土中。阿房宫、未央宫、洛阳南北宫。
入天熊炬天地暗,万载圣物毁其中。常人只哀宗庙亡,千层叠灰何人问?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