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之七雄归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百战老将论天道(第2页)

不敢担当的重臣,还配高居群臣之首吗?那些虎视眈眈的九卿们,可不介意把赵岐等人扯下去,自己来坐堂!

王允喝了一口浓茶,扫视着一脸不爽的众人。他为人执拗,但也绝非愚顽不识变通的,话风一转又道:

“赵典侄所为虽会为人诟病,但也不失为解决财税收入难题的好法子;凭这点,政事堂就必须要为他承担罪名!”

赵岐却大摇其头,他实在想不明白。赵温为何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这样惊世骇俗之事!或许,自己不在他的位置吧?

环视一眼无奈的众人,王允忽然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不知诸公对于蔡伯喈最近的表现,有何看法?”

杨彪瞬间就明白了王允的想法,他心中暗笑,脸上却严肃道:“蔡伯喈自至蓝田修史后,专职勤勉!亦未有御史,上表弹劾其人。”

王允和他对视一眼,徐徐道:“既然如此,可加晋蔡邕为太学博士、领鸿胪寺少卿(闲职);诸公以为如何?”

太学此前被十常侍多次打击,已然凋零严重。跟随朝廷迁入长安的太学生并不多,大多有关系的都回到乡里投奔各路诸侯了。

但也有那么些投机分子,就在长安太学中等待出仕之机!而蔡邕的太学博士不过是冠名的闲勋罢了,还是领着他的东观议郎的六百石俸禄。

刘艾心中大赞,老狐狸啊!自从荣幸地成为政事堂一员,虽然是旁听;但他也是受益良多,每每被这群老家伙折服!

众人皆点头表示无异议,接着王允又问太尉马日磾道:“守城民夫征募了多少?训练如何?”

王允是刘协特旨命名的执政事笔、政事堂总管,马日磾也得客气道:“守城青壮已募得三万余,正在由陷阵营在城外加紧操练!”

刘艾奋笔疾书,记录下三公们说的每一个字!代会散会后,他就把重要的缩略,呈交上去给天子刘协。

王允点头又道:“还要多招募点,不过训练也要加强,一场硬战不可避免了!哦,对了,皇甫嵩到哪里了?”

他们这些老家伙,对于打仗之事,一向都是信任稳重老成的明将!绝不会像刘协此前说,打算让张辽去挂帅!

新人可以用,但不能过分倚重!至少在他们看来,张辽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罢了,离挂帅还有很长的距离!

马日磾从袖筒里取出一份信件,念了出来:“前日来信称已到郑县(华州),估计旬内便可到灞桥!”...

郑县,皇甫嵩临时大营。在一个自东向西的高坡,一排简易栅栏内,一张张帐篷拔地而起。

这个高坡非常适合扎寨,北面是十余丈悬崖,南边是陡峭的大山,只有东西两面斜坡可以出入。

由于这支军队是就近唯一一支能扭转成败、援救长安的军队了,由不得主帅皇甫嵩不慎重。

皇甫嵩此时也未入睡,半卧在帐外的大青石上,看着天边挂着的细长月牙。

亲卫校尉皇甫六好奇问道:“大帅,可曾观得天象如何?”皇甫嵩斜睨了他一眼:“哼,天能有何象?年年岁岁还不是一样?”

皇甫六见他不以为然,疑惑道:“我曾听一汉中方士(道士)说过:帝星昏暗,客星耀目;皇权必定旁落!”

皇甫嵩面色如常,还是看着月牙问道:“他是什么时候跟你说的?”皇甫六不好意思地讪讪道:

“是初平元年,我在一破庙经过无意听到的!”当时他独自进山打猎,却不慎迷路了。

皇甫嵩嗤之以鼻道:“少主即位,是个人都知道皇权会旁落,非要扯上夜观天象!”他向来对这些谎话连编的方士,嗤之以鼻!

皇甫六摸摸脑袋又道:“可是另一个外地口音的方士却说:‘紫微暗后必明,继而光耀夺目!’不知这话真假如何?”#####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