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记者会(第2页)
记者会推迟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召开。
地点选在古城会展中心,足可容纳上千人的大会议厅。主席位上的乔北穿上了自己唯一一套阿玛尼西装,新理的发型让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抖擞。
龙薇坐在台下第一排,身边是五位老总,还有冷眼看着的陆文龙。
后面两排是古城市政府所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古城市所有媒体记者,这是五位老总安排的。
再后面,则是古城市民。这是乔北散出新城所有工作人员去做的工作,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叫过来,场面必须要撑住。
看到主持人冲自己示意,乔北清清嗓子,话筒里随即传出乔北的声音:“各位领导、朋友们……今天召开这个记者会,主要有两件事情要宣布。”
“第一,新城地产,今天正式成立。”乔北话音一落,后面撑场面的人热烈鼓掌,五位老总和陆文龙以及一干政府工作人员都没反应。
乔北心下淡然,继续说道:“第二,新地地产将出资十亿划立专项安居基金,首期购买100套新房子,用于老街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安置。”
话音一落,会议厅里一片寂静。后面的人忘了鼓掌,政府工作人员也不知所言。五位老总和陆文龙都睁大眼睛,面面相觑,唯有龙薇微笑点点头。
片刻,撑场面的群众才回过神来,一时掌声雷动。
乔北压下众人的掌声,继续说道:“我要宣布的,就这两个事情。现在,各位记者朋友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我将一一答复。”
会议厅里沉默一阵,终于有记者率先发问:“乔董,我是古城电视台的记者,我想问的是,您这个安置房是什么一个形式来操作?是否和政府的安置房有所区别?”
乔北点点头:“有一个事情需要在这里说明一下,这个安置房的房产归新城,新城以出租的形式向老街的弱势群体开放,租金为每月一块钱一个平方,比如说一套房子一百平米,那么租房的人每月所付租金为一百元。租期无限期,和政府的安置房差不多,只要租房的人没有买房,没有暴富,都可以继续租下去。”
“那物业等杂项费用呢?乔董,您要知道有的小区物业费用很高,像您刚才说的孤老病残根本承受不起。其次,为什么您首选老街居民?”
乔北笑道:“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除了房租,其他一应杂费都由新城负责,为什么叫安置房?就是要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
“再回答你第二个问题,这里我要谈一下为什么新城地产刚成立,就要买入100套新房子作为老街弱势群体的安置房?我就是老街土生土长的,在老街几乎所有老人都认识我,都知道,我十一岁就成为孤儿,十七岁连养父也走了。生活一度很窘迫,是真正的吃百家饭长大的。呵呵……说句实话,老街没有哪一户人家我没去蹭过饭的。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现在赚了一点小钱,如果不回报一下曾经帮我的恩人,我良心不安。是以新城地产组建之初,我脑子里想得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老街曾经帮过我的人都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这种心情令我迫不及待,这件事必须立刻就做!”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恩情一下全部回报。新城地产刚开始发展,还没有建成自己的楼盘,所以我考虑第一步买100套新房,先安置最困难最艰苦的孤寡病残。在这里我想对老街的街坊说一下,虽然有居委会参与调查,但我还是希望能够自食其力的,先让一步,让那些真正困难的人先住进新房子。新城地产每年都将推出一批安置房,咱们一步一步来解决。”
“谢谢!我相信老街的街坊都不会后悔当初拉着您去家里吃饭的。”记者言毕,会场哄堂大笑。
乔北微微一笑,环顾会场,问道:“还有哪位记者朋友有问题要问的?”
“乔董您好,我是古城日报的记者。您这一番善举,我想老街享受了安置房的居民一定会一生感激!我想问得是,乔董为什么会想到做房地产?坊间传闻,新城与万山水火不容,正在暗中角力,是否也与此有关呢?”日报社的记者面无表情,但言语极为犀利。
乔北淡然一笑,应道:“古人说学而优则仕,娱乐圈说演而优则导。我是一个年轻的商人,自然也不会止步于目前的现状。新城从菜市场卖菜起家,赚了一点小钱,肯定要继续发展。说句庸俗的话,我如果不赚更多的钱,怎么来做我想做的事情?怎么来回报更多曾经帮过我的人呢?”
“至于你说的什么新城与万山水火不容什么的,这个我不敢苟同。到目前为止,我还无幸相识万山集团的负责人,我个人以为,万山集团运作的非常成功,堪称商界的教科书,我是很佩服的。而且,我刚说的100套安置房,就准备向万山集团购买,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题外话,希望万山集团能便宜一点卖给我,毕竟我是卖菜起家,钱都是一毛一毛赚来的。”
底下人都大笑,纷纷鼓掌。
五位老总和陆文龙不动声色,沉稳老辣。
底下的记者见有人带头,不断的有人站出来提问,乔北一一解答,从容而淡定,时不时穿插几句插科打浑的笑话,会声场气氛热烈,原定半个小时的记者会,足足开了三个小时,才在主持人的催促中结束。
观众纷纷退场,一路交头接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