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千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一章海门(第2页)

这一路走来,光山路就有二十多里,真想知道,于梅是凭着怎样的韧劲,读书读到研究生这个地步?

我这么想就开口问。

于梅告诉我,最艰难是读小学,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晚上七点钟才能到家。刚开始一个月,她经常是流着眼泪去学校。

到了中学可以寄宿,情况才有所好转。

我问于梅。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于梅苦笑一下说:“我对俗世已无眷恋。”然后指着三点钟方向接着说:“那里有一座尼姑庵,我打算去尼姑庵里度过余生。”

我想劝她打消这个念头,看到她神色坚定,欲言又止。

休息五分钟后,于梅带着我朝山谷走去。

山谷里的村落叫落谷村,于梅的家相对独立,坐落在山坡上,为一栋三层砖瓦房,与其它人家相距较远。

离家还有三十来米远,于梅向家跑去,我理解这种心态,没有跟上速度,给亲人团聚更多的时间。

“爸爸,妈妈!”离家还有七八米,于梅扯开嗓子喊起来。

很快一个农村老太太从房子里走出开,于梅一下子扑进老太太怀里,亲热搂着老太太往房子里走去。

我来到房子门前,迟疑一下,没有马上进去,而是在门口一张竹椅坐下。

里面情景肯定感人,作为孤儿的我,实在不愿看到这种画面。

“小伙子,进来喝杯自家种的茶。”随着声音,走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头,和蔼可亲邀请我进去。

老头国字脸轮廓清晰,肤色红润健康,年轻时一定挺英俊。

我站起来,跟老头走进房子。

房子里是典型农家格局,有前后门,中央客厅两边房间,上首摆着一张八仙桌,上面墙上挂着一副人物画像,穿明朝服饰,颇有道风仙骨。

画像旁没有文字标注。

老太太和于梅没在客厅里,母女俩想必是在哪个房间说私密话。

老头招呼我在八仙桌旁坐下,在一个铁盒里撮出绿色茶叶,放在茶杯里,往里面倒上滚烫开水,端放在我面前。

还没喝,一股清新茶香飘过来,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好茶。

我暗中点个赞。

老头自我介绍名叫于成池,是于梅的爸爸,他祖上在清朝时就在这里居住,至今有一百五十年历史。

祖上是这里第一户人家,后来不断有人逃荒逃乱的人来这里定居,解放前就形成目前的落谷村。

于成池告诉我,他祖上在明朝时成立一个门派叫海门,我听后心里为之一动,很快从记忆中提出来,在老茄子那本秘籍里有这个门派。

“天包地,地朝天,烟云汹涌在期间,乾坤荡荡现慧眼。”我禁不住出声念出海门四句隐语。

这是海门见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