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2页)
果然,萧若回道:“船脚税与国律相同,十税一,不过地方上又新增了停泊、占位等税,林林总总算下来,差不多能达到十税三。”
等于说,一船货的三成是需要拿来缴税,看似很高,但他们卖的本就是天价,哪怕十税七,他们同样能大赚。
“歇着吧。”
“殿下,我们不查一下本地税务吗?”狄仁杰提议。
李厥没好气的瞪了一眼狄仁杰,这货就是喜欢找茬,每到一地总想着把地方上翻个底朝天,如果再能找到一两个典型以正法典,那就更好了。
“此地皆是他们的人,我们人力有限,便是要查又能查到什么。查到了,难道是逼着对方鱼死网破?
没查着,那咱不是成了笑柄!消停些,我们是来游历,可不是来查案子的。”
还有一点李厥没说,他相信岭南道不可能会在账面上做手脚,无非就是巧借名目,收的税多了些。
毕竟冯家现在如履薄冰,朝堂上期望他家犯错的大有人在,所以明面上,他们肯定会非常的小心。
不过就蕃坊之策来说,他倒是有些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些胡人,他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因为是他们加强了大唐与异域的交流,也让大唐的丝绸、瓷器行销世界。
当然因他对原历史的不了解,所以并不知晓若是按原历史,再过两百年大唐国力衰败,这帮大食人在广州进行了肆无忌惮的抢劫和杀戮,
若是知晓这些,他或许对大食人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了。
……
第二日,一早他便出发来了码头,码头一侧便是市舶司衙。
站在码头眺望海面,虽说不上千帆竞发,但码头确实繁忙,远去的,到来的,港口几乎没一刻清闲。
走上码头,他刚好看到一船香料入港,这是一条吃水极深的大船,长约一百米,宽在四十米以上,远处看很小,走近了还真是个庞然大物。
他从没想过,木船也可以建造的这么大。
“此船能运多少石?”
王三和不是很清楚,便走到近前问了几句:“贵人,这条船是大食人从大唐订购,耗时三年,是一艘两千石的大船。”
李厥点点头,想看看市舶司是如何收税的。
还好,没有明显的错处,检查的也还算尽心,他没有看完全过程,因为每一种货物要卸下,市舶司的人还要上船检查是否清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