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大明云逍的小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军制的弊端!募兵制与世兵制的碰撞!李景隆的“仁”。(第4页)

不准冒滥,不许更改,子承父业,役皆永充,一旦成为军户,则万世不能改变,子孙都要应军差,充军伍。

农民起码还能参加科举改变命运,朱元璋为了防止军户减少,直接禁止军户参加科举。

不过这种情况,在永乐中期的时候,被朱棣改了,后面军户能参加科举改变命运,著名的张居正就是出自军户。

而北平的兵制,被李逍改成了唐朝的义务兵制,也就是百姓义务当兵两年,随后如果愿意留下,可以留下作为长期军人。

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不花钱,白嫖。

军户需要耕种田地养活自己,八分屯田,二分守备。

朱元璋常常自称:“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李逍这种方法花费巨大,因此朱元璋常常谈此事,说李逍其他改革都不错,就这事儿办的不行,没自己的世兵制好。

这时,朱棣好奇的问道:“你是说,太原府、河间府、真定府,三府之地的军户拿不出人?这是怎么回事??”

方宾无奈道:“其实,是两地的政策出现冲突,在北平的政策是,只需要自愿进入北平,务工一年后就能成为北平的户籍,这三府之地的百姓多有来到北平的,特别是这军户,十户七空,家里除了走不动的老人,年轻人几乎都跑到北平去了。下面的官员无奈,为了完成朝廷调兵的任务,只得用军户中的老人应征,另外又抓壮丁充数了。”

此言一出,真相算是大白了。

大家纷纷看向了李逍。

朱棣咳嗽两声,道:“李逍,若是属实,倒的确是你的问题啊。”

李逍尴尬一笑:“当时北平大发展,人口不够,于是我就动用了此法,没想到今日会出现这般问题,既如此,也就不要怪罪方尚书了,要怪就怪我罢。”

话虽这么说,但谁会怪李逍啊?

方宾则是松了口气,还好国师大义,包揽了责任,否则自己怕是不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