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李逍朱凝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军制的弊端!募兵制与世兵制的碰撞!李景隆的“仁”。(第3页)

最后义乌十室九空,被征生还者十不存一二,义乌及周围一带苦不堪言。

在清朝的时候,清朝更是差点将华夏最强的“战斗民族”鄂温克索伦部直接给薅的差点灭族。

索伦部作为满洲八旗的中坚战力,四处征战,在对明朝和朝鲜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在清朝进入关内后,八旗带着家眷进入了关内享福。

而索伦人却被留在了关外苦寒之地,坚守边疆地区,随时还得随时征调为朝廷征战。

当时的索伦部还面临着沙俄侵略军的威胁,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这些索伦人却总能将侵略者打退,而八旗子弟却在京城整日溜达逗鸟,过着好日子。

为了防止索伦部失去彪悍的战斗能力,原本就属于建州一部落的他们,清朝各朝都拒绝让他们汉化,持续到民国,索伦部才结束这悲惨的命运。

对于古代王朝,征兵对着一个地方薅,李逍是有些不能接受的。

不过,现在有了火车,等全国各地铺上铁路后,就能快速动用兵源,就能免去这种悲剧的发生。

这时,李逍看方宾看自己的眼色有些怯意,不由问道:“方尚书,不过什么,有话直说。”

“是,国师。”

兵部尚书方宾如实道:“也不是下面卫所出现了问题,主要是所征调的太原府、河间府、真定府,三府之地的军户家里拿不出兵来了,只能用家里的人替代”

虽然北平的兵制已经改了,但明朝其他地方还是世兵制。

所谓世兵制,卫所制度,也就是朱元璋弄出来的制度,朱元璋直接划了一部分的百姓成为军户户籍。

军户世代为兵,是最惨的一种户籍,比农民还不如。

不准冒滥,不许更改,子承父业,役皆永充,一旦成为军户,则万世不能改变,子孙都要应军差,充军伍。